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龙口新闻 > 正文

饱蘸“黄蓝”绘“三农”, ———农行山东烟台分行支持“黄蓝经济区”三农经济发展纪实

来源:烟台日报 2012-08-17 18:20   https://www.yybnet.net/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近年来,农行山东烟台分行以“面向三农、服务城乡”为使命,牢牢把握“一黄、一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三农”金融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域中小企业及农户的扶持力度,全面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烟台分行涉农贷款余额逾182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48%,贷款投放增速超过全省农行系统平均增速10%以上;发放惠农卡120万张,累计投放农户小额贷款20亿元;农村营业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60%。

蘸浓墨抒写深深“惠农情”

在当今胶东农村很多农民兄弟的手中,都会有一张黄澄澄的“惠农卡”,在农民兄弟的眼中,这张与农行结缘的黄澄澄的小卡片,不但象征了秋天的收获,更象征了美好的生活……

2008年11月25日,莱州市平里店镇婴里村农民张中仁在他的养猪场里,拿着一张惠农卡高兴地说:“方便,确实是方便,老百姓买点化肥、饲料什么的,再也不用捣鼓大把的现金,现在一刷卡就行啦,而且农行的贷款都在这里面,有好几万呢,随用随借,很好地解决了我‘钱紧\’的难题,真不错!”

其实在这年的8月末,烟台分行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发行金穗惠农卡、开办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该行就发行惠农卡5.6万张,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100多万元,一股“惠农”之风,吹暖了胶东农民的心。

“惠农卡的好处太多了!”山东烟台龙口市石良镇荷花朱家村农户朱宏运新装了一部农行的转账电话,“只要把卡一划,便可实现养老保险的保费收缴和养老金的领取,实在是太方便了。”其“足不出户就能支付”的便利性,让老朱逢人就夸。

如今,在烟台不少农村,一些“知识型”年轻农民已经拉上了宽带,开始享受网络生活的快乐和便捷。龙口市黄城集的小张,一年多来很少到银行去排队了,因为他家里安装了农行的网上银行。小张夫妻俩的新农保保费、手机费、孩子在县城上学的学费、买卖理财产品等全可以从网上办理,非常方便。

农行电子银行产品可以很好地弥补因物理网点少而留下的金融服务“空白区”,但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物理网点功能辐射区域之外的服务能力呢?

为了使金融服务更加有保障性和穿透力,农行“惠农服务站”应运而生,烟台分行把惠农金融服务站的建设作为三农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依托农资超市、商店、卫生所,选择群众威信高、信誉好、有一定会计期础的经营业户,作为首批服务站负责人,在全面考察、培训的基础上,与其签订代理服务协议。至目前,已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站1200多个,对其统一制作标识牌、制度牌,通过转账电话、惠农卡、POS 等,实现代理新农保资金支付及其他便民结算功能。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流动服务队、惠农服务站……烟台农行人实际的表现,折射出涌动在心中的那份浓浓的“惠农”情结。

据了解,近两年,烟台分行通过瞄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服务组织产业链条上的农户,积极探索构建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成功运作了“信用村+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信用担保模式,有力解决了一部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烟台分行行长刘聪盛表示,今后几年,农行将继续加大力度创新适宜农村地方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的投放步伐,助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凝重彩“增色”农业产业化“金字招牌”

美丽的胶东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栖霞苹果、莱阳梨、超级玉米、黄渤海的鱼肥虾美……良好的自然条件,成为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的“温床”。

一直以来,烟台分行依托区域优势,重点以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绿色产业带、产业基地为轴心,大力开拓“县域蓝海”市场,积极用足用活农业信贷政策,选准有发展潜力的优势行业,从企业成长的初期就给予倾力扶持。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及时从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输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强势崛起。

很多人都知道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怒砸不合格冰箱的事情,而龙大集团创始人宫学斌“砸掉自己饭碗”的故事却少有鲜知。

1986年,当宫学斌将年创利润80万元的砖瓦厂大烟筒决然推倒时,他心中不无忐忑:用来烧制砖瓦的土地资源几乎枯竭,转产势在必行,方向也已经看准———利用当地丰富的果蔬资源,进行果蔬冷藏加工必将大有可为,可是资金来源怎么解决?

正当他愁眉不展之际,烟台莱阳农行工作人员闻讯主动找上门来,经详细调查和反复协商论证,毅然为企业投入240万元信贷资金,帮助企业建起了低温冷库,当年即储销果品200吨,获利40万元,淘得了转产后的第一桶金。

转产食品行业的龙大在农行的倾力支持下,路子越走越宽,企业越做越强。

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农行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升级,农行专门为其开设的“绿色通道”服务几乎涵盖了企业发展的所有金融需求,无论从信贷、结算甚至企业发展重要决策和财务管理方面都为企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就是在这条‘绿色通道\’里,走出了这个让我们烟台人为之自豪的‘食品王国\’!”

走进莱州市后登村,就会发现该村村民不仅户户都有宽敞漂亮的住房,不少家庭还拥有2部以上的小汽车。这里就是李登海的故乡,这里有全国唯一的一家由农民自己创办农业科学研究所并自主上市成功的山东登海种业有限公司(登海种业)。

“喝水不忘掘井人!”登海种业高科院王院长说:“当初企业在创业阶段,到处筹集资金未果,是莱州农行果断给予1000万元的贷款支持,才使登海公司渡过了难关。烟台农行自始至终,不离不弃,为我们拥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5年4月18日,登海种业公司股票成功登陆中小板。在企业拟上市期间,烟台分行抽选精兵强将,组成专家团队,充分发挥“财务顾问”功能,为其提供政策咨询、专项培训、策划、保荐、承销、配套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成功上市。

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说:“上市期间,不少农行人来回奔波为我们提供服务,几乎踏破了公司的门槛。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浪花朵朵,百舸争流。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波澜壮阔的版图中,成立已十年的东方海洋是典型的“涉蓝”企业。

“三年前,随着多宝鱼市场的持续低迷,我们公司及时转变养殖品种,从挪威引进名贵鱼种———三文鱼,目前养殖成功的第一期三文鱼即将进入收获期。”在山东烟台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海洋)的三文鱼育苗车间里,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参观人员介绍。近年来,企业不但加大了海珍品的养殖面积,还转向大力发展以海参、鲍鱼和名贵海水鱼为主的海珍品增养殖、深加工,经营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进行了全方位转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银行的鼎力支持。之前,我们遇到资金困难,虽然拥有4万亩养殖海域,却无法变换成银行贷款,一度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而农业银行闻讯后,以最短的速度推出创新产品,雪中送炭为我们提供了7000万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在公司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东方海洋财务部负责人一提起2010年农行发放的全省系统首笔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就激动不已。

“我们把创新作为立足之本,发展之源,坚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城乡并举全面对接‘蓝、黄经济区\’企业发展需求。”烟台分行行长刘聪盛介绍说,“自开办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这项业务以来,先后已有4家企业从我们这里获得贷款1.65亿元,累计抵押海域使用权面积超过3200公顷。”

从龙大集团、登海种业、东方海洋等这些全国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里不难看出,农行与企业和谐共生、相伴成长的合作轨迹,已深深地烙在烟台本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简史中。

塑金穗勾勒“三农”金融发展新版图

在胶东大地的版图上,整个“三农”金融生态环境究竟如何?有没有一种很形象具体的表现形式?单凭罗列一组组抽象的数字,似乎很难表达整个“三农”经济发展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变化日新月异,如何在旧的服务体制中有突破、有创新?如何站在整个烟台“三农”经济版图上做到“胸中有丘壑”?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在烟台农行人心中激荡。

2009年初,冰雪初融,春寒料峭。烟台分行召集各专业部门、各支行服务“三农”方面的业务骨干、客户经理等一干人马,在胶东大地上开始了“地毯式”的客户资源和金融生态圈的普查调研。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全面掌握了各县(市、区)及每个乡镇的经济概况、资源分布、特色产业、金融需求和金融机构、服务设施布局等,区分市、县、乡镇三个层面,以金融生态图谱的形式,生动、明晰地描绘出了不同层面的区域经济重点产业、重点客户,并按图索骥,详细制定出服务“三农”的战略规划和金融服务措施,着力突出了“一县一特色、一乡一模式、一企一对策”的服务特点。

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服务“三农”为主旨的金融地图———《金融生态图谱》在烟台分行正式诞生。这也是烟台市银行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份金融生态图谱。

金融生态图谱就是一座服务“三农”的崭新航标。为了真正地实现“三农”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权威性,近两年中,烟台分行积极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搭建了“三农”专业部门+中后台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制定《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三农”中后台管理中心实行双线报告制度;对“三农”板块业务边界进行了明确划分,客户实行名单式管理。全行直接为“三农”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均占到了全行的60%以上。

通过实施三农事业部制改革,烟台分行服务‘三农\’的专业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业务发展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信贷投放明显加快,存贷比快速提升。三农事业部改革也使得县支行经营管理功能定位更加明确,核算更明晰,责权利更加统一,经营更加专业化,资源保障更加有力。

在“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同时,县域支行网点转型工作也一起并轨运行。

营业网点是业务发展的桥头堡,是产品营销的主阵地。县域支行网点转型成功与否,对“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是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转型后的县域支行营业机构是“三农”金融事业部各种体制运行最直接的输出“终端”。

近两年中,烟台分行紧紧围绕着旧小网点改造、综合网点建立、自有网点增加、自助网点发展的规划目标,从最基础的缓解客户排队,改善网点环境入手,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经济条件,把辖内网点按照财富网点、精品网点、基础网点和自助网点进行分类建设,通过迁址新建、网点升格及增扩业务经营范围等措施,使得营业网点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让农村地区的老百姓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到目前为止,烟台分行扎根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的乡镇网点超过了50个,物理网点、电子产品相互交织,乡镇地区金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YMG记者孙淼通讯员黄志立杨新刚

新闻推荐

在龙口市七甲镇冯家村,有一支少年义工队,他们保护环境,帮助老人,受到人们的赞誉———, 少年义工队在乡村传递爱心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许振珊摄影报道)在龙口市七甲镇冯家村,有这样一支特殊的义工队伍———冯家少年义工队。这些孩子大多年龄在8—14岁...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饱蘸“黄蓝”绘“三农”, ———农行山东烟台分行支持“黄蓝经济区”三农经济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