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丽秀
年少轻狂时曾写过这样一句不知所云的诗:“见了你,我无法以貌取人;你嶙峋坚硬的外壳里藏着一颗柔软感性的心”,那时,我对海蛎子极尽赞美之词,有些形而上的矫情,也许对美食的热爱让我情不自禁。
小时候,住在海边的孩子大抵都有过类似的记忆:随大人去赶海,咸浪腥风里,看着他们蹲在礁石上乐此不疲地用蛎钩掀开蛎子头的缝隙,从壳里把肥嫩的肉抠挖挪移出来装在小桶里。记得通常人们赶海前总是习惯在包裹里装着几个玉米面饼子,等大人孩子饿了就用饼子就着新鲜的海蛎子幸福地嚼着,望着海天一色,觉得享受的是人间无与伦比的美味。
如今北风起,冬天到了,又是吃海蛎子的最佳季节,这时候海蛎子肉肥味鲜,不由得令人口舌生津,有时傍晚听到临街买海蛎子老爷子吆喝:“现抠的海蛎子,鲜着呢!从头鲜到脚后跟”,不由得暗自发笑,接着会花上十几块钱把鲜味带回家。唐朝有句有名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写的是万木萧索时浓放的菊花,而冬季当海蛎子冲破重重堡垒闪亮出场,众多海鲜顿时没了滋味情调,这是海蛎子的魅力所在。饮食世界里,一些食菜没有个性,大都是随波逐流,入乡随俗,放在哪里合着哪里的味道,而海蛎子作为海鲜一族唯我独尊,鲜感浓郁,让人记忆深刻。用它做美食可以花样翻新。如油炸蛎黄,香鲜不改,蘸上椒盐,更别具风味;还有酸菜鲜边,主要靠海蛎子提升菜品人气;另外当煮面条、做汤、炒鸡蛋、涮火锅、包包子等放上海蛎子,顿时鲜味油然而生,而汤汤面面、菜肴、火锅、包馅等顿时焕发精气神。
住在这座城市,喜欢海蛎子的人真是很多,某日浏览一位著名作家的博客,看到那里晾晒的照片,桌子上竟摆着一碟生海蛎子、一小碟辣根和一瓶清酒,他说用海蛎子蘸辣根就着清酒吃那才叫生猛,这博文看得我也跃跃欲试,只是最近自己肠胃的耐受力差强人意,禁不住如此辣鲜冲撞时的浓烈感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蛎子年年岁岁激活了了港城人的味蕾,使我们平淡的日子变得活色生鲜。而有时饮食的味道会潜入骨髓,不是有不少人说烟台人连说话都带有海蛎子味吗?其实这没什么不好,无论吴侬软语还是海蛎子味都代表着一种地域风情,其背景博大精深。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6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胡晓萍)今天上午,市人才市场举行现代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128家物流企业提供相关工作岗位1700多个,吸引了4000余名求职者入场求职...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