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城建大项目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烟台日报 2010-11-23 18:49   https://www.yybnet.net/

对比“十五”,烟台“十一五”的变化不仅仅是城市物质的改变,更多的是软性环境的改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整个社会更加和谐。老百姓生活在这个城市,不再是一个“观赏者”,而是一个“生活者”。城市建设让生活更美好。这五年,美好的事有很多很多,让我们细细盘点。

城市建设更加贴近民生民意

留心这五年城市建设,细心市民发现,交通路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建设、老城区片改造等城建工程更加贴近民生,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改观,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框架、增强功能、彰显特色、强化管理、贴近民生为着力点,以增加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三个转变”,即由拓展城市框架向完善城市功能转变,由改善城市面貌向打造城市特色转变,凸现山、海、城、岛、河特色,努力把烟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滨海旅游观光城市和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

一是拉开城市大的框架。以路网建设为主,新建扩建改造了红旗路、青年南路、通世南路、北马路等50多条城市主干道路;打通了魁星楼隧道、黄金顶隧道、璜山隧道、通世路隧道等4个隧道,破除了自然山体对城市发展的阻隔,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30余平方公里。二是搞好标志性工程建设,在老城区建设了新火车站、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使中心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在莱山新建了国际博览中心、体育公园配套体育馆等设施,新城特色逐步凸显;三是搞好老城区片改造。实施了毓璜顶、北马路、幸福区片、迎春大街、黄务区片等旧城旧村改造以及大规模的社区综合整治,旧城区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文化建设甩掉设施缺位的帽子

“在这里,孩子不但学到了知识和本领,还培养了爱心,锻炼了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昨日,在烟台文化中心广场上,刚刚陪同儿子学完特长的邹女士说,烟台文化中心没建设之前,孩子在别的地方仅仅是单纯地学习特长,现在不一样了。这里的青少年宫是真正的青少年的活动天地,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环保意识、动手能力等。

2009年,文化中心的落成为孩子提供了成长的乐园,但对邹女士自己来说,她不需要再跑到北京去听交响乐了,家门口高档次的大剧院引来高规格的演出。现在,文化中心广场有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她的母亲也加入到健身娱乐队伍中。

集大剧院、群众艺术馆、京剧院、青少年宫、书城、文化广场等于一体的烟台文化中心满足了老年、中年、青年、小孩等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让烟台市一举甩掉了文化设施缺位的帽子。烟台文化中心地处市中心核心地段、投资近10亿元、历时仅约20个月,126000平方米的建筑拔地而起,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决策的魄力,市城建部门的执行力,是建设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其他城区文化设施建设也相继开工。2009年,投资3亿元的青龙山文化广场工程同年启动建设;今年4月份,总投资23亿元的烟台五彩文化广场项目在莱山开工奠基;9月份,总投资4.2亿元牟平文化中心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这五年来,城市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也不断推进。城市会客厅滨海广场功能更加完善,烟台体育公园周边的游泳、跳水等国家级场地相继投入使用。

路网建设延展拓宽市区道路

2007年9月,魁星楼隧道建成通车,从莱山区走到芝罘区步行只需15分钟;2008年1月,黄金顶隧道建成通车,一条隧道“牵起”芝罘、福山、开发区三区。至此,红旗东、中、西路通过两个隧道首尾相接,一条贯通东西的城市交通大动脉将烟台六区完全融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南北向路网建设同时拉开。2007年8月和2008年9月,青年南路和通世南路相继建成通车。青年南路建成通车,对于加快五区融合步伐,推进“贯通南北山海,拓展东西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缓解机场路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繁荣南部城区经济,产生深远意义。这些年成为建设“南部新城”和推动沿线14个村居发展的致富路、便民路。通世南路是继机场路、青年南路之后,市区第三条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城市主干道,近年来大大带动了周边地产和百姓居住环境的发展和提升。

北马路拓宽改造随之展开。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北马路纳入2008年市区城建重点项目范畴,实施整体拓宽改造。充分发挥北马路的交通疏散功能,重塑中心商业街区形象,进而带动黄金海岸线的开发改造。两年过去,北马路已经顺利拓宽至双向八车道,二期改造工程目前也已经启动。

这五年,伴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莱山区学院路、虎山南路、虎山北路、双河东路、双河西路、凤凰北路、凤凰西路等道路建成通车,中心城区不断完善的路网,给百姓出行提供了宽阔大道。

一山两河扮靓美丽烟台

近年来,喜欢爬山的市民不经意间发现,芝罘南郊的山顶通了柏油路,路旁五步一小亭十步一大亭;家住夹河和辛安河两侧的居民也发现,河道两侧变美了。

总投资约46亿元的大南山生态园项目分为两期,其中一期工程位于通世路以东山脉及马山寨区域,主要建设植物园、宗教文化园、生态园、儿童乐园、山地酒店、马山寨植物艺术博览园等;二期工程位于青年路以西至化工南路一带山脉,主要进行生态保护和休闲项目建设。该项目将建设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都市生态景区,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目前正重点推进寿星石景区、梁家、福临夼旧村搬迁改造、福临夼景区等工程。

作为区间节点工程,夹河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夹河‘绿岛\’生态园项目是夹河生态经济开发工程建设的第一个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正开展二期工程。

站在位于滨海南路的辛安河大桥向西望去,沿河两岸绿化工程已全面展开。辛安河整治工程计划3年时间内完成,工程建成后,辛安河将成为高新区充满活力和辐射力的特色地带。

旧城改造老楼“穿衣戴帽”

翻开这五年的为民服务实事记录,推进老城区“平改坡”工程年年列在其中。

“平改坡”是指在建筑结构许可条件下,将多层住宅平屋顶改建成坡屋顶,并对外立面进行整治,以达到改善住宅性能,有效增加可利用空间和建筑物外观视觉效果的房屋修缮行为。

项目启动至今,烟台市先后对厚安、民生、奇山、市府、向阳、上塔路、上山路、毓秀、华茂、毓西、大海阳、青华街、新海阳等社区进行了改造。截至2009年年底,已对上述社区内900余栋平顶楼实施了“平改坡”改造,改造面积达30万平方米,外墙粉刷约130万平米,累计投入资金8500余万元。

今年老城区旧居民楼“平改坡”改造工程最终确定在通伸房管处辖区新海阳区片实施,主要对2009年该区域内未完成“平改坡”的部分楼房实施“续建”工程。目前,改造工程已进入尾声。

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葛振鹏于佳宏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距第五届十佳“烟台好人”双年度人物候选人推荐活动结束还有四天,社会各界盛赞“好人”评选———, “烟台好人”,我们的骄傲

本报讯(YMG记者高伟)用心发现好人,爱心汇聚力量。连日来,热心读者通过多种形式踊跃推荐由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十佳“烟...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建大项目让生活更美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