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结束后至今的一个月,市劳动监察处接到多起大学生投诉案件,大学生们兼职打工被骗案例屡屡皆是。打工7天,一分钱没赚到翻开市劳动监察处的案卷,很多大学生受骗故事记录在案。
大学生刘某是烟台某大学的大一新生,由于家庭经济负担重,她打算趁着十一假期打工,赚一些零花钱。
她在校园张贴的小广告上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一家婚纱影楼做“礼品派送”,当时电话联系时,对方说一天工资是30元,另加8元的餐补,具体细节对方却说见面细谈。刘某与对方见面,对方说需要30元中介费才能上岗,刘某认为很正常,就交钱上岗。可到影楼后却发现,要想拿到这30元,条件是相当苛刻的。影楼要求礼品派送人员每天至少发出15包纸巾,同时要带回15个符合条件的客户,符合条件的客户标准是必须是女性,而且还限制女性的年龄。刘某拿着纸巾在大街上“钓”客户,由于拿纸巾必须要跟她去店里接受咨询,很多人表示反感,辛苦了一天,也没完成任务,自然公司一分钱报酬也没支付。
连做两天下来,刘某都没完成任务,自然一分钱也没拿到,但是影楼却安慰她,刚开始做都这样,再坚持几天有经验就好了,并承诺她,就算7天都完不成任务,影楼也会支付她一半的工资。在对方的怂恿下,刘某坚持了7天,但是在最后一天时,影楼却翻脸不认人,一分钱也没有给她。
在市劳动监察处的案例中,以促销被骗为多。据执法人员分析,目前社会上招聘大学生兼职的岗位,名称多种多样,行业范围也不少,但兼职种类大多属于促销类,这需要做出一定的业绩,才能拿到用人单位的报酬或提成,对个人在沟通、销售等各方面的能力锻炼提升很大,这也迎合了多数大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拿到较高报酬的期望。但是,陷阱也不少,很多大学生和刘某一样,都是给人做了白工。专家:高薪工作不可信
大学生究竟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市劳动监察处执法人员提醒大学生,打工期间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尽量通过正规的渠道去打工。如果看到一些广告牌上随意粘贴的招聘信息,并以高薪为诱饵,就要加强防范。相对而言,一般学校提供的招工信息可信度较高。其次,如果选择去中介机构找工作,一定要注意该机构是否具备当地工商局和劳动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
YMG记者林媛通讯员杨永忠
新闻推荐
烟台是我国栽培西洋苹果的发祥地。1871年,美国传教士将西洋苹果引进烟台。经过上百年的培育发展,“烟台苹果”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农产品品牌。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