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5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李光毅)今日,记者从市农机局获悉,截至2010年底,烟台市拖拉机保有量26.3万台,联合收获机总量6300台,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870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9%,位居全省前列。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播、机收率达80%和67%,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较2005年增长21%。
2010年,烟台市农机耕地面积达到390千公顷,机耕率达到94%;机械播种面积达到426千公顷,机播率达到76%;机械收获面积达到365千公顷,机收率达到65%。5年来,烟台市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围绕“兴机富民”这一主题,各级财政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资金逐年大幅增加,累计共投入各级补贴资金1.3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67万台(套),带动农民投资3亿多元,使农机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以重点镇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和“打非、治违、抓责任”三项行动,狠抓了农机“三率”专项整治,严格检查落实农机维修技术资格准入制度,把专项检查治理与常规管理紧密结合,查纠各类农机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推动了“平安农机”、“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平安农机”国家级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镇34个,“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累计注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05308台,核发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67351个,年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49236台,农机挂牌率达到40.2%,年检率达到53.4%,驾驶人持证率达到25.7%,农机“三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发展势头迅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经营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烟台市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28亿元。“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后,烟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据统计,全市目前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700个,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70个,跨区作业规模不断扩大,小麦免耕播种、花生机械覆膜播种等逐渐成为农机跨区作业的新亮点。“十一五”期间,烟台市每年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大型机械在万台以上,年均实现作业收入2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1月6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曲鹏摄影报道)今日,记者从烟台市民政部门获悉,2010年烟台新增道路、桥梁、广场及小区等地名共85个;已有地名更名3个:包...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