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难得一见的海底“温柔巨人”
鲸鲨属于热带海洋鱼类,随着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日趋严重,人类极少见到它们的踪迹。只有极少数海洋学家与鲸鲨有过为数不多的际遇。因此,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日本大阪海游馆、冲绳水族馆及美国亚特兰大水族馆等这3家水族馆中展示过鲸鲨。以鲸鲨命名的海洋馆全世界也仅有烟台这一家。
“不是所有的鲨鱼都会‘吃人\’。”烟台海昌鲸鲨馆水族部部长林乐宏说,鲸鲨性格很温和,不攻击人类,有着海底“温柔巨人”的美称。
鲸鲨用鳃呼吸,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个头最大的鲨鱼,之所以叫做鲸鲨,是因为它个头儿长得像鲸鱼。但它和鲸又不一样,鲸是哺乳动物,而看上去那么大的鲸鲨,不是动物,是鱼类,它长的300多颗小牙是“摆设”,它通滤食的方式,只吃些浮游生物和小磷虾。
“目前发现的鲸鲨体型大多4米-6米左右,还属于幼鲸,而有记录最大可达20米,体重也达10-15吨。”林乐宏介绍说,鲸鲨属于有性繁殖,卵胎生,一条成年鲸鲨大约在30岁时才能繁殖,正因为如此,身材巨大的鲸鲨在海洋中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罕见。
精细鲸鲨车所经坡度不超过15度
鲸鲨属于用鳃呼吸的鱼类,它对海水的依赖性特别强,情绪也不像白鲸、海豚那样可以由饲养人员较好地控制,一起空运数条最重的鱼类,经过这么长时间长距离飞行,别说国内没有经验,连国际上也无章可循。
这是世界上最珍稀罕见的海洋生物,怎么样才保证它们的安全?
连日来,除了夜以继日的奔波外,烟台渔人码头鲸鲨馆和海昌集团高层都经历着超乎寻常的压力和考验。记者昨天采访时得知,鲸鲨专机从烟台莱山机场落地,到渔人码头短短的20多公里距离,也经过了细致入微的测量。
烟台海昌鲸鲨馆刘会杰总经理担任本次鲸鲨空运的总指挥,他对鲸鲨返烟线路了然于心。“此次运鲸鲨路线,我们没有选择距离最近的观海路,是因为观海路坡度较多,并且从观海路到滨海路多为叉路口,17米长的载重车拐弯困难。”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走观海路坡度会超过15度,而现在选择的线路只有连城路一个缓坡和一个微度的下坡。
刘指挥透露,在运送过程中,所有车辆里面的鲸鲨头部均是朝北放置,这样做也是考虑到鲸鲨安全细节。“鲸鲨靠鳃呼吸,如果鲸鲨
头朝前,在上坡的时候水盖不住鳃部,哪怕几分钟的时间对它也会造成危险,所以头朝北即便有上坡,也能保证鲸鲨的头部是浸入在水面的。”
温馨饲养师赴海南学给鲸鲨“喂饭”
鲸鲨能安全运抵鲸鲨馆,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成功了。鲸鲨存活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开口吃饭,为此,渔人码头鲸鲨馆提前2个月就派出了饲养团队先期赴海南交流和培养感情,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水下投喂的训练。
“鲸鲨经过长途的运输,又重新到一个新‘家\’,它肯定会不适应,不爱吃饭,可要是总不进食,就会威胁到鲸鲨的生命。”林部长觉得压力非常大。据介绍,鲸鲨“吃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饲养员在水面上固定地点投放,另外一种是潜水送到鲸鲨嘴边吃。而随着海南水温的升高,现在这4头鲸鲨全都水下进食,而饲养师水下送食的“手法”非常关键:食送早了,鲸鲨游过来后,不在它巡游的路线里,它就不吃。此外,鲸鲨虽然眼神不济,可嗅觉超好,加上天生的磁场感应能力,要是水下喂食时饲养师动作不太一样,它都会很警觉拒绝进食。“目前,29岁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并精通潜水技术的小韩在海南已经能进行鲸鲨水下喂食了!”林部长介绍说,为了防止鲸鲨出现水土不服,开始的头几天,一般会先投放从海南饲养基地带回的专餐,等到鲸鲨们逐渐熟悉新“家”了,再给它喂鲸鲨馆里的专餐吃。为了避免陌生感觉,就连鲸鲨们在海南专用“饭勺”也都一起空运到烟台来。
设备鲸鲨托防止鲸鲨“自残”
大到吊车、大水箱,小到手电筒、皮尺,记者从林部长拿的一份渔人码头鲸鲨接运方案上看到,事无巨细一一进行安排部署。而多个设备都是专门从国内专业厂家订制的。
在仓库里,记者看到一个6米多长的方形钢结构架子。这是干啥用的呢?据介绍,这是鲸鲨馆专门为即将到来的“宝贝”们制作的“鲸鲨托”,是专门防止把鲸鲨放在地上时,它自己把自己“压扁”的一个作用。“鲸鲨内脏大,头扁尾巴小,又没胸骨,要没这个架子,它的腹部重量都挤到一块儿,用了这个支撑架,把头尾托起来,就不会把肝脏等挤伤了。”
此外,还有5套6米半长2.5米宽的帆布袋是专门从大连订做的,它是吊运鲸鲨的“担架”。另一个用直径达140厘米的钢管做成的“吊架”,鲸鲨入馆时,就拿它提着帆布袋运进馆内。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温州市警方26日公布“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第一批遇难者名单,共包括28人。在这份名单中,浙江籍17人、福建籍7人、安徽籍1人、河...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