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白手起家,创下一番宏伟大业的老一代企业家,历经30年的大浪淘沙,如今已近耳顺。惯有传统世袭制的中国家族企业,如何传承?企二代能顺利接手吗?老一代与新一代有着怎样的代沟与融洽?继承中又会发生怎样的恩恩
怨怨?本报今起刊发系列报道,就芝罘区内的相关
企业做深入调查,以期对正在交接班或即将
交接班的家族企业能有所启迪。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家族的“二代”、“三代”如何担起肩上传承而来的重任,可谓是家族企业成败之关键。烟台成友中医院以出色医术和行医准则闻名港城乃至全国,作为家族创办的民营医院,“成友医院”的创始人张成友已年近花甲,如何传承“成友”这一品牌,则是摆在张家子女面前的核心任务。2005年,张成友的二女儿张敏静出任院长一职,负责医院的管理。“80后”小张院长当家,“50后”老张院长能否适应和放心?张成友膝下有三女一子,他们对“成友”又何感何为?
■“50后”父亲:行医十载白手建“成友”
◎语录:看病救人是我的职责,为病人治好病,收我该收钱,我心安理
得。经济再困难,我也绝不会昧良心从病人身上多索取一分钱。
张成友出生于山东潍坊一个中医世家,家族以中医五科闻名当地。高中毕业后,张成友跟着父亲学医,并在村里当起一名“赤脚医生”。1976年恢复高考后,张成友考取了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张成友直接被分配到北京中铁总医院工作。
因为一次意外车祸,外加只身在北京拼搏无法照顾家人,1996年,张成友在同行好友的介绍下,举家来到烟台。“当年来到烟台创业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可我相信,只要医术精,有手艺,肯定会有饭吃。”刚到烟台张成友只能挂靠在芝罘区一家诊所行医,诊疗的方向也正式转为家族祖传治疗胃病、风湿病、颈腰椎增生病在内的中医五科。
在烟台行医的第一年非常艰苦,“因为没有人知道你医术好,自然前来求诊的病人就少。”家有四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张成友的经济压力很大,为省钱他连公交车都不坐。尽管如此,他不但不在病人身上“生钱”,却经常给一些困难患者免费或优惠治疗。“踏踏实实做事,对症则治,绝不瞎治乱治。”张成友雷打不动的行医准则让他“美名扬千里”,前来求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2005年,国家政策开始提倡个人办医院。“开办一家医院,将家族祖传的医学专业化、体系化,让更多病人受益,是我老父亲的梦想,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租房子、买医疗设备、聘请医师,张成友把行医20多年积累的“家底”全部拿了出来,还向朋友和银行借了50多万。在他的精心张罗下,于2005年,烟台成友中医颈腰椎风湿病医院挂牌成立。
凭借着张成友本人的品牌,除了烟台本地,全国各地都有病人慕名而来。
■“80后”女儿:女儿管经营谁对听谁的
◎语录:我的字典里没有碌碌无为,要让自己不断的学习进步,这是
个不进则退的社会。
张成友有三女一子,2006年,年仅25岁的二女儿张敏静正式出任成友中医院院长。受父亲熏陶,张敏静护理专业毕业后,又在滨州医学院学习临床专业,并从2005年“成友”成立之初就帮着父亲打理医院事务。2006年,张成友觉得自己接诊病人又负责医院的运营,精力并不够用,便有意培养一直在身边担当“左右手”的二女儿来负责管理。
为何是二女儿?张成友觉得,医院的管理与普通单位的管理不同,如果不懂医学,将很难将管理工作做到细化。大女儿张敏艳有自己的事业,瑜珈馆经营得风生水起。因此,在张成友看来,张敏静就是最佳人选。
25岁的姑娘带队能否服众?在张敏静刚上任时,张成友送了女儿两句话,“做事先做人”和“车到山前必有路”。在工作中,张敏静是个个性开朗活跃又很有事业心的姑娘,事无巨细均要仔细过问,“从买设备到人员管理,不懂的我就到处请教别人,每天对我而言都是学习,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很庆幸自己有个能干的父亲,所以我要更加珍惜这个机会,父亲就是我的楷模,我也一定不会让他失望。”张敏静笑言是“天生的外交家”,她的秘诀很简单,“真诚守信”。面对这个“小院长”,医院的老专家们都把她当成努力贴心的小女儿看。“管理上我一向是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我尊重成友医院的每个人,让大家真心为医院付出。”
在工作中,“80”后的张敏静和张成友少不了磕磕绊绊,两人的原则是“都是为‘成友\’,谁对听谁的”。年轻的张敏静有着更加新锐和开阔的视野,外加上愈加丰富的经验,张成友在医院的管理上则安心地放开了手。
■未来方向:“85”后儿子接大旗姐弟联合搞经营
虽有张敏静接手管理,可一家医院的核心在于“医术”,负责医疗业务“带队”的张成友已年近花甲,如何将“成友”这一家族企业发扬光大?对此,张家人早已有了自己的规划。
张成友的小女儿和儿子是对龙凤胎,小女儿张敏英在国外攻读环境学硕士,而自小立志学医的儿子张敏健则正在国内一所高校学医。毕业后,张敏健计划回到“成友”,跟着父亲学习业务。对于“成友”,张敏健也有着自己的理想。目前,成友中医院祖传治疗胃病和风湿病的中药制剂已获得省药监局批准文号,而一路看着父亲和姐姐精心经营“成友”的张敏健有着更远大的理想,就是让“成友”的两种药品成为国药准字。让更多的风湿病、胃病患者早日解除痛苦。
如果弟弟接手业务,姐弟两人是否会有“夺权之争”?对此,二姐张敏静显得颇有信心,她说,“成友”是家族的事业,她和弟弟之间是亲人,更是同路追梦人,“想把‘成友\’打造成百年品牌,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我负责管理,弟弟负责业务,双剑合璧才是最佳选择。”
如今的成友医院愈做愈大,名声也愈来愈响。去年由白石路搬迁至塔山市场东临,营业面积也由原来的1000平米扩大到3000平米。医院职工也由原来的十几人增加至现在的近40人,成友医院一路风雨走过了六年。
新闻推荐
市环保局明与市民对话, 现场热线:6609998、6609999
本报讯(YMG记者赖皓阳)明天上午8:30-11:00,市环保局主要领导将走进“面对面话环境,心连心促发展”活动现场,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并就近期的环保热点话题介绍烟台市...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