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侯召溪实习生冯婵媛)野广告犹如顽疾,影响市容市貌,虽然难治理,但是必须多想办法去根除。在昨天的采访中,记者有三点感触:清理野广告应是工作常态,传统“以涂制涂”的方法难以根除野广告,根除野广告需要多部门联动。
【一问】
有检查,才忙着清理?
“一看到有清理野广告的,我就知道又要有啥检查了。”“清理野广告,是不是要创建文明城市了。”“现在清理,别等检查过了就没人管了。”采访中,部分市民的话语引人思考。
野广告是城市顽疾,对野广告的打击不是一时一事,应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如果清理野广告仅为应付检查,那么治理效果肯定大打折扣,野广告反弹也不足为怪。
【二问】
“以涂制涂”能解决问题?
目前,对野广告的治理主要还是拿涂料覆盖,野广告虽然湮没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漆料的痕迹大大小小不一,看上去乱乎乎的,岂不成了新的视觉污染。
比如,莱山迎春大街,有部分电线杆上留有形状不一的涂料块;芝罘区北大街原群众艺术馆墙体一个长约3米的白色补丁覆在上边,原有的野广告不明显了,新的墙体也并不美观。
【三问】
何时能多部门联动?
“涂写野广告的不好抓,抓住了多是教育、罚款,而后就放了,这事不好办。”在一次清理野广告的行动中,烟台市城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诉苦。野广告是个积存多年的老问题。据了解,目前清理野广告,一方面城管在抓,另一方面街道社区也清理。有市民提出,要想根除野广告,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多个部门联动。比如,公安、通讯部门也加入,出来一个***给锁定一个,查处野广告的窝点,一次根除;工商部门也介入,凡是随意乱贴小广告的单位,工商吊销营业执照等等。
新闻推荐
烟台市发布海上风险最高预警, 船舶纷纷回港避风,十年来烟台港首次疏港
本报讯(YMG记者初阳通讯员郝光亮摄影报道)烟台海上搜救中心7日上午发布海上风险红色预警。渔船及小型船舶纷纷回港避风;大型船舶正驶离码头到锚地避风;客运船舶于昨天中午12...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