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从哪里来?
一火锅连锁店无台账,责令整改
上午9:00,稽查人员首先走进上夼西路一家连锁火锅店,店长拎出两桶油,解释道:“这些油都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用来炸豆皮。”稽查人员从桶口拭取少量油嗅闻一下,无刺鼻味道。经查看,该油生产商与保质期均符合标准。市药监局稽查科科长徐文祥介绍,检查时,先要看生产厂家和地址,确定该油是否是来自正规厂家。再看保质期,确定该油是否是过期食品。
稽查人员随后要求店长拿出与油、调料、食品相关的进货采购小票和台账明细。店长交不出来:“小票一般都不保存,去菜市场采购,商贩都没有小票收据,也没有做台账。”针对这一情况,徐文祥说:“根据检测食品安全法,该店违反了第三十九条: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稽查人员当场给该店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此后,稽查人员来到同一条街道的另一家火锅店,发现该店各种证件齐全,台账也做得比较详细。
油到哪里去?
乱倒废弃油,警告处分
“地沟油”的整顿,不仅要着手于食用油的采购来源,还要检查废弃油脂的处置方式,切断来源,防止厨房废弃油脂直接排放。在昨日的整治中,稽查人员在市区华茂街的一家川菜馆检查时发现,其食用油符合标准,但废弃油脂的去向得不到落实。该餐馆老板解释,他们的废弃油脂每天和垃圾混在一起全部倒到桶里,由喂猪的人来回收,常年如此,但对于同废弃油脂回收企业合作的事情则不清楚。
市区南大街一家快餐店已有废弃油脂回收的合作企业,该企业将废弃油脂回收用于生产皂基、硬脂酸等化工用途。店长提供了合作企业的资质证明,但合同无踪可寻,具体合作起止时间,无法考证。据店员介绍,该企业每两到三天来收一次,每次废弃油脂可达160斤,每斤按1.5元左右回收。这两家餐馆被给予警告处分。
食用油“到哪去”难查鼓励市民举报“地沟油”
据介绍,现在大部分地沟油中都加入碱进行中和,从油的酸碱度上很难查出是否是地沟油。但从其凝固点来看,“地沟油”的凝固点相对较高,容易鉴别。对于食用油“从哪来”,可以查明并逐级落实,谁生产,谁负责。但对于“到哪去”的检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检查标准,哪类废弃油应交予废弃油脂回收企业,哪类废弃油可以同垃圾一起处理,这些还没有具体的标准。
为防止“地沟油”流向餐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加大对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下一步,将重点检查城市(镇)、矿区、旅游景区等餐饮业集中地,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小餐馆和火锅店等。
YMG记者孙楣涵摄影报道
各部门联合行动,杜绝“地沟油”。
新闻推荐
芝罘区夏先生来电:我的医保卡内余额有两三千,现在我要到外地工作,卡内的余额不可能刷完,我总不能买一堆不需要的药品或保健品带走吧?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办?能不能取出...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