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熙熙攘攘的食堂,从食堂边角一个木门进去,是一个5平米的办公室,没有豪华老板台,办公桌被一个会议桌代替了,屋子里边边角角全塞着图纸和效果图。窗外马路对面,是毓璜顶医院古朴宏伟的医疗大楼。
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房间就是毓璜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运祥的办公室。
在这个食堂里,他管理着即将达到28.6万平方米、每年接诊超过130万人次的大医院。最好的房间,最优的环境,却都给患者和医生使用了。只有内部人知道,医院行政人员都窝在大楼对面简陋的老楼里,办公楼屋子不够用了,刘运祥干脆搬进了食堂原来的储藏室。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能闻到做菜的味道,耳边是嘈杂的汽车喇叭声。
这些都不重要,反而刺激着他为改善烟台人就医环境奔波操劳的心灵。有人说,他管理的毓璜顶医院已经很好了,快别忙活了,干嘛操心去拆迁旧房、建新大楼?
为什么?看看小儿科挂号处排着的长队,看看消化内科住在走廊上的患者,刘运祥停不下来。他的目标是把毓璜顶医院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在他的词典里,“毓璜顶医院”这个词,应该向北京协和、南京鼓楼医院等国内大医院看齐。
2008年,毓璜顶医院成立了康泰置业有限公司,第二年完成1277户居民的拆迁。2009年,开工建设20多万平方米安置房。身为《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副主编,也是全国医院中唯一一个院长副主编,刘运祥不仅仅懂得如何建一所信息先进、实用便捷的高水准医院,更精于给老百姓建好房子。如今已经在西南河路拔地而起的5栋居民安置大高楼,质量、内在配置、户型设计,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甚至一个防盗门,刘运祥都要亲自把关,非常用心。
医院新建医疗大楼的图纸,是他在办公室一点点画出来的。干了这么多年医院,他知道病房设计多大最合理,各科室放在哪个楼层最方便。图纸在办公室里有好几卷,刘运祥前后改了20多遍,有的图纸上甚至在某个厕所旁边写着“太小了,扩一点”。医院一二三期工程,是他运筹帷幄的心血,如今已是全国医院建筑的典范,前后接待了5000多家来学习的医院。即便是北京301的专家,看到毓璜顶医院的手术室,也由衷地说一句:“还是这儿好。”
如今,新医疗大楼即将封顶,新旧大楼将全面贯通,同时贯通的还有刘运祥强调了多年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新大楼最大程度扩大了儿童和妇女的就医面积。“不能再让几个孩子挤一张床上输液。”在这个大楼里,看病、化验、拍片、住院……所有看病的流程都不用走出大楼,一体化大楼的妙处尽在于此。“谁生病了,不想少跑几步路呢。”刘运祥用科学流程减少了看病难。
医者,仁心。刘运祥倡导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在毓璜顶医院的每个细节都可以得到体现。为了方便母婴同床,产床的宽度,比平常床宽出0.2米;儿科病房,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座便器;病人出院时,医生必须给出完备医嘱,告诉病人回家后该如何休养……
刘运祥认为,人性化服务还应该充分体现在医疗技术上,有了技术品牌,才能够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这是最大的人性化”。目前,医院在职职工2300余人,主任、副主任医师占了517人,教授、副教授326人,博士、博士后168人,硕士45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4人,形成了“博硕群体扛大梁,人才济济成大势”。组织器官移植、腔镜微创手术、介入诊疗技术、内镜诊疗项目四大品牌技术在国内叫得响,顶级专业研讨会上,时时有毓璜顶医院医生站上台去,演示自己过硬的本领。
医院品牌,正在走向全国,食堂里的院长办公室,仍在运筹帷幄。
·YMG记者赵先超李珑全百惠通讯员成修·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电信天翼杯”烟台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周拉开帷幕。发展体育文化,开展文化体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国各高校普遍认可的理念,本届体育文化周即以此为主...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