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个烟台女孩的故事在港城大街小巷传颂。一个是扎根基层因公殉职的王媛媛,一个是“用腿换命”的刁娜。俩女孩都很平凡,却用行动写就了伟大,闪耀着理想主义的人性光辉。
先说王媛媛,她作为一个农家女孩,作为一个选调大学生,毅然决然告别家乡,告别双亲,独身一人来到条件艰苦的贵州东部山区,矢志为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贡献聪明才智,却不幸因公殉职。她如一朵鲜花,开自平凡却香满心头,其短暂而又绚烂、单纯而又丰盈的人生经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理想,并不是奢侈品,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它就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有人说,在当下提“理想”,貌似有些“不搭调”,这是严重误读。诚然,有的人理想很高大很伟岸,但并非所有理想都是海市蜃楼的飘渺———把国家和民族兴旺相连,从小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是理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健康快乐活着,也是理想;而虚无缥缈的幻想,不能算理想;追名逐利的角斗以及看客心态无情的冷漠,也不能算理想……
从王媛媛身上,我们看到理想主义的色彩。其故事真切告诉人们:不论内心理想有多么高远,只要立足于脚下现实的丰腴的土壤,甘于从点点滴滴工作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就会离这种理想近些、更近些。
再说刁娜。这个自称“靠本能”救人命的女孩的出现,和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刁娜不顾自己安危救人于危难之间,是其内心真实的条件反射,与其说是“本能的反应”,不如说是“本能的素养”,可以推断的是,即使客观条件变化了,比如遇上了其他陌生人处于危难之际,她一样会毫不犹豫的继续冲上去;而剖析小悦悦事件中的18个冷漠的路人,他们中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根本没想过救人,有的怕被讹诈因为救的成本过高而不救,但无论哪种,都实施了冷漠举止。
冷漠,不该成为这个社会的关键词;理想,才是这个时代渴望的诉求。不可否认,时下残酷竞争环境中,一些人在推崇这样一种“成功模板”,他们把这个看作是最现实的理想———通过个人奋斗,得到多少物质财富,掌握多大权力,支配多少资源,然后再把这些作为博弈交换的砝码。当然,从理论上讲,种种不同理想,因为确实真真切切在现实中存在着,所以,只要不违背国法和道德,理应都值得尊重。但春康认为,我们所有人都会认同这一点———在众多理想中,那种实现个人价值同时,能自觉为他人提供帮助,能自主为社会和国家提供福祉的理想,最值得期待和呵护,最值得敬爱和倡导。
王媛媛和刁娜平凡中表现出来的美德恰恰证明了这点———理想不都是海市蜃楼的飘渺,它就扎根在真实的生活之中,可以是扎根基层的任劳任怨,也可以是危险来临的挺身而出,它可能以低一点的姿态存在,但一样可以放出光彩。
新闻推荐
“俺可是五星级的,市保监局评的。”昨天上午,平安人寿烟台中心支公司的保险营销员小张来到厚安小区的丛大妈家里,随即打开笔记本,让丛大妈看看网上的营销员评价管...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