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初的龙口,商业繁华,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北方五大港口之一。当时的龙口拥有八大航运公司。政记公司的“得利”、“有利”、“乾利”轮,肇兴公司的“来兴”、“裕兴”轮,直东公司的“北京”、“北铭”、“晋兴”轮,大通公司的“东华”、“永顺”轮,洪盛春的“惠平”、“泰康”轮,炽昌厚的“龙平”轮,裕庆行公司的“龙安”、“龙得”轮以及兴顺昌的轮船,共17艘,多来往于龙口至东北三省和天津之间,且以载客为主。其中政记公司的“乾利”轮和肇兴公司的“裕兴”轮往来于龙口至上海、香港之间,以运粉丝为大宗。另有烟台毛和兴船行的“新聚云”、“济安”、“登州”轮及北方船行的“新安”汽轮,常来往于登州、虎头崖、石虎嘴各港口,运货兼运客。而这张报关单正是船东裕庆行公司“龙安”轮的。
端详这张报关单,发现这张报关单有两方印章,一方是船东裕庆行公司的报关章,一方却是“大日本龙口海军陆战队指挥官”之印。为什么没有龙口海关的印章呢?
查阅龙口地方志以及山东省省情资料以及日本海军陆战队军史可知,1939年3月5日,日军攻陷龙口,设领事馆。3月7日,烟台东海关关长法国人米库拉任命日本人马鲁治为烟台东海关龙口分海关帮办。7月14日,成立伪芝罘港务局龙口分局,由日本海军中尉井村研尔任局长,正式对外办公,把持了港务与海关权、关税自主权。而这张报关单的日期为5月8日,发生于3月5日和7月14日之间,而此时的龙口海关名存实亡,海关业务由占领军日本海军陆战队全权署理。因此,这张报关单盖着“大日本龙口海军陆战队指挥官”之印,而没有龙口海关之印。
日本海军陆战队成军于1875年。查龙口地方志,攻陷龙口的可能是日军的第六师团(熊本师团),当时的司令官应该是稻叶四郎。也有资料显示,攻陷龙口的可能是日本第二舰队的海军陆战队。而查山东省省情资料以及日本海军史,攻陷龙口的是“一二·八”事件中攻陷上海的第三舰队海军陆战队,司令长官是谷川清中将。笔者以为,攻陷龙口的很有可能是第三舰队一个海军陆战队的大队。
这张报关单显示,货物的运载量为958吨。在今天的龙口港看来,这是非常小的船只了。而在当时,千吨的船只已经是大型船只了。同时,查阅烟台港编写的《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资料统计》,龙口港1939年的货物出口贸易额(470677海关两),只有1938年(1774195海关两)的弱30%,可见兵燹之祸对龙口当地的经济有着近毁灭性的打击。
仔细观察这张报关单,发现其中有涂改的痕迹,把“芝罘”修改为日文的“龙口”。笔者分析,可能这张报关单是当时的急就章。因为当时的龙口海关已经毁于兵火,于是把芝罘海关的报关单拿来应急。
从这张报关单上还可以看到,“龙安”轮当时运输的货物是细布、粗布、色布、条布,而且是在当地市场销售。中国的船只在中国内海正常运输普通货物,却要得到日本军队的允许并且缴纳赋税。这既是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海关是国家的门户,国已破,国门焉有不倾覆之理。如今,国势日益强盛,但历史的耻辱值得后人永远铭记。文图/孙健
新闻推荐
YMG记者姜春康通讯员林静摄影报道春意盎然,踏访院格庄,心情舒展。这个位于莱山南部的小镇,正以新的面貌迎接着属于自己的春天。乘着全区“南部大开发”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