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夏丹通讯员吴姹姹
随着考研成绩的公布,港城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们更为急切地奔波于各大招聘会现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来自笔试、面试的压力,“超额”的求职成本也让毕业生们甚为头疼。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港城大学生求职花销基本在交通费用、材料打印费、食宿费、通讯费、服装费等几个方面,加在一起平均花费一般都要超过两千元。
一身标准行头少则千余元
9日上午,记者在市人才市场的招聘会现场采访到了烟台大学大四毕业生李世阳,这是他今年第五次参加专业招聘会,但是这次有些不一样。“为了今天的招聘会,我还真是不容易!昨天下午和我们宿舍几个哥们特意去南大街买了一套西装,一双皮鞋,一个月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搭进去了。”李世阳表示,他们班上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基本上都为求职准备了一套西装或职业装,他们认为,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尊重也是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然而,好印象却并不便宜。
李世阳的同学陈国栋同样为“形象工程”感到无奈,他在一旁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套品牌西装至少500元,一双皮鞋200元,衬衫领带加起来300元。这样算来,光是一身标准的“行头”花费就在一千元以上。另外再加上打印简历的费用,往返于各个招聘会的交通费、食宿费,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平均两千余元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对于男生,女生的求职“形象成本”似乎更高。烟台工商学院的大四女生郭清芳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刚刚接到了一家外贸公司的offer,工作尘埃落定。谈到自己的求职经历,小郭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女生去参加面试还是需要化一些淡妆,一来可以让你更加自信,二来显得精神一些,总是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但是,购置化妆品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般在200-500元之间。
职业服装店两月销售破十万
高校毕业生对职业装的大量需求引起商家们的注意,近几年,烟台各大高校附近的职业服装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去年年初,李女士在鲁东大学对面的地下商城开了一家职业服装店,不仅出售西装、衬衫、领带等“职场装备”,而且还提供这些求职服装的出租服务,这为一部分家境不好的同学穿上求职装提供了“绿色通道”。
“跟去年相比,今年我店里卖出的西服套装数量翻了将近一倍。大概从二月份开始,就有很多同学过来买西装或者皮鞋,一直到六七月份应该都属于旺季。”对于这几个月店里红火的生意,李女士十分满意。她向记者展示了店里的一些服装,西装、衬衫、领带套装价格在500—2000元不等。李女士还告诉记者,出租求职装也是店里比较“火爆”的一个经营方式,“其实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靠自己的生活费买一套西装确实负担很重,所以有时候我会建议同学租三五天,但是一定要保证衣服不损坏。”她介绍到,一般情况下一套西服按照25元一天出租。在这样“双管齐下”的经营模式下,李女士店里三四月份的销售额突破十万元。
大学生求职还需真功夫
毕业生面对求职过程中的高额“行头”包装费,着实犯了难。记者就此采访了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老师,他认为,求职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和综合技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聘者对于他们最大的价值在于他能够做的贡献,他的能力。”张老师表示,学生花钱购置求职“行头”无可厚非,但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来说,还是应该量力而行。毕竟,好形象重要,但最终决定能否胜任一份工作的还是自身实力。
对此,已经工作两年的李福亮也建议毕业生:“不用盲目追求外形,到了单位,领导反而更喜欢打扮朴素得体,工作踏实上进的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凤)昨日,晚报“名师讲堂”中考冲刺讲座推出后,不少家长前往领票。本次“名师讲堂”由烟台晚报主办,烟台新睿思教育协办,时间为14日13时30分。...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