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MG记者李凤魏文杰通讯员周希英袁永亮李大民片\YMG记者柴向阳
语文:最后几天不复习?绝对不能!
说起语文科目,大部分人的理解是“慢工出细活”,不能寄希望于临考前突击,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这绝不意味着考生在最后几天的的时间内可以不复习语文了。于玲老师告诉记者,若能在考前认真做一点回顾和梳理,很可能还会再提分。
再翻一翻教材
“高考不会考到做过的题”,很多考生不再重视教材,于老师说,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虽然高考没有原题,但所有的题目都是与教材中的知识密切相关的,因此关注教材很有必要,尤其是临近考试,考生最好根据老师提供的复习重点,重新翻一翻教材。此外,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文言篇目中常见的、特殊的文言现象等,也可以利用重翻教材的机会,通过温习相关的注解达到温习巩固、拾遗补缺之效。
再理一遍错题
现在与其花大量的时间苦做模拟试题,还不如将以往的错题进行归类整理。
于老师说,考生在整理错题时可以按错误的类型归类,也可按照试题的类型或考点的不同分类。梳理一遍综合复习阶段所做的试题、试卷,有助于考生清醒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克服的方法,对于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得分率必然见效。
数学:答基础题时不能贪图快
既要做题也要看书
栾老师说,考生最后冲刺时要将所有的公式浏览一遍。
不做新题,不做难题,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做题。栾老师说,如果考前停止做题,一上考场就会感觉手生,原本会做的题也会突然不知道如何下手了。现在做题,一方面是巩固知识,一方面是保持做题的感觉。哪怕一天做一道两道,也坚决不能停下不做。
答基础题不能贪快
做数学高考卷要调整好答题节奏,既不能盲目赶时间,也不能在一个题目上浪费过多时间。
往年,常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在基础题上赶时间,期望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最后大题,结果造成基础题因计算、审题等因素出现低级失误,中档题因思虑不周,造成漏解或解题不规范而缺乏必要的解题步骤而失分。通常不必要的失分往往超过在最后大题上的得分。
高考试卷的题目设置是先简单后难,考生最好按照试卷顺序做题,遇到做不出来的,可以稍微放一下,等其他题做完了再回头思考。就像选择、填空的最后一题通常是同类型题中最难的一个,如果做不出来就可以先跳过去。数学的最后一道答题通常是拔高题,一般的同学没必要在这道题上较劲,保证其他题目做对就能够拿到较好的分数。
别老想着估题
栾老师说,现在高考前老师不会估题,高考试卷的出题专家会在考前汇总所有老师用过的资料,凡是练过的题肯定不会直接出现在高考试卷上,但老师们对考题的大体方向是能够把握住的。
高考前,老师通常会要求考生做做过去的高考题,有的考生觉得,以前考过的题肯定不会再考,没有必要再看。其实不然。虽说不会有一模一样的题,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可能再次出现,只是变了个形式。做以往高考题时,不要只看答案,要了解这些题考查哪些内容。
每天坚持听听力
听力是英语高考的第一个题目,能否顺利过关,关系到考生的应考心态。鲍老师提醒考生,在剩下的几天里,每天都要坚持听一会儿。
练习听力时,除了保持语感,还需要对题目进行练习。鲍老师建议考生首先审题干,依次记下所问内容,看选项时尽量多记些。听第一遍时,争取把几道题中较容易判断的题选中,第二遍可用笔在相关地方做记录,不必把听力中每个关键词语拼全,把重要信息缩减至能看明白就行。
单选题多看错题
在高考前的最后几天要及时回顾被遗忘的知识,加深薄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显得非常重要。考生要注意整理过去所做过的试卷,重点关注试卷中的语言知识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找出犯错误的原因,避免在高考中犯错。
完形填空题,建议把做过的经典题读一下。能力题要重点看书面表达题如翻译和作文,背一些常用句子,多掌握一些翻译的技巧。
新闻推荐
5月26日,是值得我纪念的日子。因为我有幸参加了由烟台晚报和烟台图书馆组织的“小记者换书活动”。下午一点,我和妈妈早早来到了位于海边的烟台图书馆,心中...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