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罢,春康惊颤。家长逼孩子,就是在实施家庭软暴力。更关键的是,从心理学上看,家长很可能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假想物”,希冀假借子女的努力奋斗,来实现个人的一些“梦想”,而他们恰恰忘记了这样一点:自己曾经的挫折、失败、荣辱、兴衰等,很容易形成如山的巨大寄托,而寄托一重,压力一沉,又无法掌舵,那孩子就“不听话”了,家长也容易变本加厉指责。家长将孩子视为“个人财产”训教,个人意志一旦背离家庭教育法则,极容易出现一种无法预测的“个人风险”。这,也透露出家庭教育中的隐忧,同时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还增加了社会风险。
在心理学上,还有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越是患得患失,就越会把事情搞砸。这个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瓦伦达,在一次重大表演前,他反复对妻子说:这次太重要了,绝不能失败!结果,他不幸失足身亡。“绝不能失败”,成了瓦伦达身亡的罪魁祸首!要知道,以前他的每次成功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根本没有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将“瓦伦达效应”投射在中高考上,可至少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考生们不要惧怕失败,当将精力更多专注于准备考试上,而减少去想“可能失败”的结果,与其紧张不安,倒不如放下包袱来个破釜沉舟,索性如此认为:能考多少分就考多少分,努力去做,管他结果呢。毕竟,人遇到大事都会兴奋紧张,这时候的冷处理比“热敷”有有效,强化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二,对家长来说,既不能把孩子当“寄托物”,更当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努力去做就好了,结果顺其自然就行。要知道,家长的过分呵护、过分干涉、过分期待、过分唠叨,很可能会在非本意的状态下让气氛更紧张,而这会加速考生的心态失衡,对考生形成无形压力,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患得患失,要了瓦伦达的命,这结果足够惨烈。本月的5月4日,新疆的一个19岁尖子生不堪压力跳楼自杀了,他用最激烈也最无奈的方式来解脱自己,徒留“人活着为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悲怆和凄凉。自杀前,他列举了———死的理由,6个;活的理由,23个。但终究,活的理由没有战胜死的理由。尖子生的突然离世,也让“学习压力大”这个“间接杀手”再一次被公众热议———“压力山大”,真可能要人命!
考生和家长们,都请千万别做“绝不能失败”的瓦伦达。更何况,精神专家犀利指出,家长和学校一味苛求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完美,是导致青少年患病的主因。这,足够值得警惕。在此,春康也提醒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别给考生太多压力,考试只是人生一道坎而已,失败了又如何?没什么大不了!失败乃成功他妈!
新闻推荐
发苦的瓜子可不能买, 吃瓜子也能吃进医院,你信不?买瓜子咱得长个心眼
YMG记者徐睿通讯员孙晓杰摄影报道瓜子是很多居民爱吃的小食品,可有的瓜子吃起来特别苦。医生认为,这种口感不好的瓜子吃多了,可能对身体不好。近日,卫生部组织制定了《...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