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出生的王健,就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位年轻法官。拥有莱山法院商事审判最高一年办案170多起的记录,早上三四点钟起床写审理报告,几乎全年无休。
YMG记者李珑通讯员莱法宣
双方都没证据,全凭嘴说———
17年陈案迎刃而解
在庭里,29岁的王健以调解处理矛盾尖锐复杂案件著称。2009年,他曾成功调解了一起拖了17年的案子。刚接手时,同事开玩笑:“恭喜你,这么个案子‘砸\’你手里了。”结果是,非但没砸,还调解得很成功。
案情并不复杂。1992年,在某村承包村委砖厂的刘某从唐某处买煤。唐某的煤存放在烟台煤气公司,为了方便,唐给了刘22张公司出门证,凭证可以拉走22车煤。当时口头约定不论用什么车,一律按每车10吨,每吨50元算。后来,刘拉走了煤,却没有付煤款。唐以买煤欠款为由,将刘和村委告上法庭。
首次起诉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卖煤人唐某除了自己记账用的一个破本子、当时看煤人的证词等外,再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唐某最终因为意识到证据不足而撤回起诉,但这1.1万元的煤款,他一直要了整整17年,从中年人要到了年过6旬的老人,也没要回来。
后因煤款一直未得到清偿,唐某无奈再次起诉。当唐某再次坐在原告席上时,面对被告,气得全身发抖。村委方面对欠款一事认可,但强调22张出门证没有全用。双方都没有实质证据,一切全凭嘴说。凭借缜密细致的法庭调查,王健对案件事实在内心有了一个认定。
因为村委会主任一直委托代理人到场,而代理人始终无法做出任何决定。王健早上和庭长请了假,坐公交车从莱山镇的家里直奔刘某所在村委。“对于村委来说,一旦成了被告,在村里就会形成一个负面舆论,他们是在乎的。”王健抓住了这个关键,一方面做工作尽量让村委弥补原告损失,另一方面为原告辨法析理,最终在王健的努力协调下,该案以村委当庭向唐某支付煤款4700元、刘某当庭向唐某支付煤款300元、唐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而得以圆满解决。
两个母亲的战争———
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
但凡走到法院来,原、被告双方的矛盾基本都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对于法官而言,判案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每个法官都希望能将原、被告双方调解到握手言和,但真正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大量精力。
王健去年调解的“两个母亲的战争”至今仍为同事津津乐道。
李某和陈某是发小,两家人的关系也不错。李某家境一般,而陈某家境不错,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深造。后来,两个年轻人决定合办一家出国劳务派遣公司,李某具体在国内跑业务,陈某在国外遥控指挥。
没想到,两个人做第一笔生意就遇到了骗子。2006年,陈某让李某去找自己母亲取20万元做为第一笔生意的启动资金。李某拿钱时,给陈某的母亲写了一张借条。这笔钱给了第三人之后,如石沉大海。之后证实第三人为诈骗犯,已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捕,20万元则不知去向。
陈某的母亲觉得20万元不能这么打水漂,多次找李某家索要。本来关系很好的两位母亲,因此反目成仇。李某家东拼西凑了10万元还上了,换回一张10万元的借条。之
后,陈某
的母亲拿
着借条将李某告上了法庭。案子几易其手,转到了王健手里。
王健向有关部门调查后认定,李某拿走的那20万元,确实是被人骗走了,但他拿钱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公司行为。公司是两个人的,损失不能由李某一个人承担。王健在对整个案件事实综合认定的基础上,几经调解,陈某的母亲于去年年底撤回了起诉。重要的是,两个好朋友也握手言和,两家人又重归于好。
4岁小孩成被告———
这么挠头的案子也结了
去年10月,王健调解了一起看似毫无头绪的案件,原告为了一辆车,一口气起诉了6个被告,其中还包括一个4岁的小孩。
2009年,陈某从车主王某手中买了一辆车,钱付了。王某的车挂靠在一个运输公司名下,车还没到陈某手里,王某在海阳出车祸,去世了。车祸又牵出一系列赔偿,受害方因为车主已死,将挂靠公司告上了法庭。
陈某因为拿不到车,将当初作为买卖中间人的代理律师起诉到牟平区法院,牟平区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起诉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今年再度起诉时,陈某情绪较为激动,一口气将王某的父母、妻儿以及挂靠公司、经办律师全部告上了法庭。
案子最难的是找头绪。原被告双方矛盾尖锐,车主已经去世,原告陈某付了钱却没拿到车,挂靠公司被车祸受害方告上法庭,拒绝给陈某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要想让挂靠公司给车,先要把这一方从官司中解脱出来。王健调查案情时发现,交通事故案已经在海阳法院结案并进入执行程序。他马上与事故车辆的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催促对方抓紧时间理赔,受害方拿到理赔款后,案件得以顺利执结,挂靠公司解脱了出来。
此时,原告陈某改了主意,不想要车了,想要回车款。王健又找挂靠公司做工作,因为这是一家运输公司,把车留下能派上用场,在王健的努力协调下,陈某最终拿回了车款,该案也得以顺利解决。
这桩拖了两年多的纠纷,王健最终用了不到3个星期就调解履行完毕,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
新闻推荐
4.8折!市区干海参价格“拦腰斩”?, 北参南养冲击巨大,告诉你价格起伏背后的秘密
编者按:烟台海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丰富的生物活性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今年以来,烟台海参行业遭受南方养殖参的强力冲击,价格起伏不定,市场前景堪忧。本报联合市海参协...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