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槐花扑鼻香 引来放蜂人, 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各地养蜂人又到烟台安营扎寨了———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5-15 02:13   https://www.yybnet.net/

昨天早晨,记者在竹林路上看到,山上的槐花开始盛开,远远看去,漫山遍野的槐花就像一片“香雪海”,成了山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引来了成群的养蜂人。

放蜂人来自全国各地

记者现场看到,茂密的树林里空气清新,路边有几百个蜂箱“安营扎寨”,在一行行的蜂箱边上,小蜜蜂在飞来飞去地采蜜。

采访中了解到,这条道上的放蜂人,来自全国各地,浙江的、安徽的……大致有四五家。一到春季,他们就开始随着花辗转全国各地,花开在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这不,烟台的槐树多,一到这个季节,他们就从外地赶到烟台,开始采花酿蜜。

在竹林路中段,来自浙江金华的吴月英正戴着帽子在检查蜂箱。吴月英今年50多岁,放了26年的蜂。她70岁的公公是个老放蜂人,放了50多年的蜂,自从嫁到公婆家后,她也跟着丈夫到全国各地放蜂。从4月份开始,先是在南方采油菜花,然后到临朐和烟台采槐花,在烟台呆上20多天后,下一站就要到北京采荆条。

“一年当中,我们这些放蜂人要在外面过6个月,直到9月份才能回到老家。回到老家也是忙蜜蜂繁育的事。”吴月英说。

小蜜蜂最后是累死的

放蜂人怎样生活?小蜜蜂又如何采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和吴月英攀谈起来。

记者看到,吴月英的身后是一个木头做的小房子,里面有床、做饭的厨具,地上还放了几个大塑料桶,里面盛着成桶的蜂蜜。这就是她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我们每次出来都要用一个大车拉着这些生活用品和100多个蜂箱,照顾这些蜂箱的工作,每天都需要刮蜜、摇蜜,光靠我和丈夫是忙不过来的,还要专门雇一个人帮忙。”吴月英指着地上的蜂箱说,一个蜂箱能装好几万只小蜜蜂,这些小蜜蜂非常勤劳,每天早晨六点多钟就飞出去采蜜了,然后再飞回来把采的花粉和蜂蜜吐出来,一天就这样来回飞上几百次,一直工作到晚上五六点,直到累死为止。说来也可怜,一个小蜜蜂也就能存活一个来月。

吴月英说,他们出来时都带着蜂王,蜂王每天都在交配、繁殖新的小蜜蜂,这样才能够使蜂群得以延续。

蜂蜜价格今年变化不大

今年的蜂蜜价格怎样?蜂王浆的价格又如何?

采访中,吴月英告诉记者,今年的蜂蜜价格与去年差不多,每斤在15元左右,蜂王浆的价格比去年要贵,每斤八九十元,去年也就六七十元。

谈起价格,吴月英说,蜂王浆今年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由于国家为了出口收购的多了,而且收购价每斤就在八九十元。而蜂王浆本身产量就少,一个蜂箱只能产个两三两,所以就比较贵。“蜂王浆是蜜蜂吃花粉和蜂蜜之后的分泌物,是精华,营养价值比蜂蜜更高。”吴月英说。

闲聊中,吴月英还告诉记者,像她这样100多个蜂箱规模的,在烟台呆上20天,碰上天气好,不下雨的天气,也就能产个2000多斤蜂蜜。不好的年景只能产1000多斤。YMG记者孙致霞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同样的17路,不同的人物故事, 征名首日收到百余个方案,容纳爱心、旅游等诸多城市元素

昨日,本报联合市运管处、市公交集团发出17路双层巴士征名邀请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反响强烈。截至昨日下午3点,共收到市民提交的121个名称方案。记者采访发现,在每个名称背后...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女儿与晚报2012-05-15 02:12
评论:(槐花扑鼻香 引来放蜂人, 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各地养蜂人又到烟台安营扎寨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