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夏丹通讯员孙泽良赵哲
农民工2500元的岗位不放在眼里
4月26日上午,天气刚刚回暖,到达烟台不久的高福亮就来到市人力资源市场踏上了求职的行程。
小高生于1990年,从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打工,换过了大大小小五六次的工作。“从酒店里的销售、服务员、收银员到建筑工地的搬运工,几乎都干了个遍。”小高说,这些工作,他有的只干了三个月,有的干了两年多。他的上一份也是自己干得最长的工作是在一家企业车间里加工电子元件,月薪一开始只有1500元,最后已经涨到了2500元,“但由于企业拖欠工资,便索性不在那干了”。
“我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工作经验,估计找工作不难。”这几天去找工作发现铺天盖地的招聘信息,传递的信息是:缺工,缺工!他更有信心了。
在寻求工作的这几天里,小高去过招聘会、通过传单报纸联系过厂家效果也不是太理想,并不是没有厂家想招聘他。“活是有很多,工资都跟以前差不多,待遇也差不多,我都不愿意干,所以还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小高告诉记者,新工作除了要收入更多外,还希望进入一家规模更大、发展空间更广的企业。”小高说,找工作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而他这一方的选择权现在似乎更大了。
小高最终选择了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岗位,薪酬跟业绩挂钩。小高告诉记者:“由于在外打拼多年,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很强,跟以前做促销员也有一些关系,按自己以往干推销的业绩来说,一个月拿到3000元以上应该没啥问题。”
当问及跟大学生竞争职位时会不会缺少优势,小高表示,拼学历,肯定不是对手,不过自己久经职场,经验丰富,可谓职场“老油条”,便增加了许多就业砝码。
大学生投简历如石沉大海
同样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不一样的境遇却在大四学生李焕阳身上上演着。半年的求职经历下来,看到“简历消费单”李焕阳有些不寒而栗,学校商业街打印一张简历才一毛钱,多打印还可以打折,然而,看着这张写着花费在印简历上的账目清单,难免会让小李感到心痛。
“60多元的打印费虽说不是很多,但是那近千张简历的石沉大海仿佛是对我能力的否定。”小李记得,最疯狂的时候,自己一天面试了三家公司,却得到了三句意思相似的答复。“好,你回去等通知吧。”“你很优秀,但不符合我们公司的条件。”“对不起,我们这个岗位的人招满了。”
一次小李跟同学一起去一家国企面试,由于公司规模大,应聘人员较多,一个看似刚毕业的研究生面试了他们八个人。“当时,面试官只出了一个题目让我们探讨。”小李记得,刚发下题来自己还没等看题目,就有个爱张扬的求职者大声宣读了考题,组织起大家一起探讨了。最终,只有那个爱张扬的求职者被企业留了下来。“那家国企认为这个人组织能力较强,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小李坦言,自己为这件事纠结了一个多星期,始终想不通凭什么一个芝麻大的小事就能让人给他的人生下了结论。
经历了求职路上的苦与痛,眼下的李焕阳似乎成熟了很多。“我对工资没有要求,眼下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小李称,自己的底线就是不当“啃老族”。
供求结构失衡造成尴尬
对此,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部长王道明认为,农民工和大学生求职,一个轻松搞定一个屡试无果,这只能算是特殊情况,是农民工短缺和大学生集中求职引起供求结构失衡造成的。“用人单位青睐农民工,这也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培养模式的诸多问题。”王道明认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有的只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短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与农民工相比。要提高大学生对于企业的受欢迎程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进行实操技能培训。
在王道明看来,如果大学生能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大学生一定会比农民工更受企业的欢迎。“眼下这种现象只是短期的,是转型期产生的现象。”王道明表示,社会和企业应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吸纳人才,毕竟最能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还是有知识的人才。
新闻推荐
无心插柳老宋原本对围棋一窍不通,7年前来天地围棋道场做室内装修业务时王欣老师顺便送了本《小朋友学围棋》给他,那时儿子刚出生,几年后老宋抱着试试看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