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考会增加压力
“一大帮人‘守\’在考场外,又不能帮孩子多考点分,反而会添加紧张气氛,给孩子造成压力。所以我不会去陪考。”烟台三中某考生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
王女士自己也参加过高考,虽说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种紧张中夹杂的兴奋,让王妈妈现在想来也有些激动。她说:“随着社会的变迁,现在高考已经不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了,孩子如果想读大学,可以选择国内读还是国外读;即便是文化课水平稍差一点,孩子也可以选择职业院校就读,而且,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所以现在的高考已经不是独木桥了。”
王女士的观点带有普遍性,多数家长奉行“三不”政策:不想给孩子压力,不会请假去陪考,不觉得高考是唯一出路。但也有家长表示,不陪考自己会坐卧不宁,尽管知道会给孩子“加压”,但仍打算偷偷去考场旁“蹲守”。
学生:不愿看家长眼神
关于陪考,考生们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去年考入厦门大学的烟台三中考生柳明辰就说:“我去年参加高考时就没有让爸妈去陪考。爸爸就常说,高考跟平常考试是一样的,没必要特殊化。”柳明辰认为,家长陪考完全没必要,他们在里面考试,还得担心父母在外面被大太阳晒着,想着也不是滋味,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考试情绪。而且,走出考场时家长的眼神其实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既包含了无限期望,也关心考试是否考得好,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压力。
今年参加高考的烟台三中考生张艺伟告诉记者,关于陪不陪考的问题,事先父母已经跟她商量过了,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不陪考”。张艺伟说:“爸妈原本想去,但我觉得没必要,反正学习考试是自己的事儿,而且都复习这么长时间了,不会因为父母亲临考场去陪考成绩就会有所改变,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调节好状态,我把这些理由讲给他们,最后他们也就同意不去了。”
也有部分考生表示,自幼被父母照顾惯了,有父母的陪同备考,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考试中去。
老师:没必要陪考
到底陪不陪考?记者就此采访了烟台一中和三中的高三任课教师,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烟台一中的刘老师说:“其实天底下的父母心情都一样的,又紧张又关注。身为父母,当年我也想去考场外迎送孩子,给孩子送点汤水什么的,但孩子没有同意,因此家人那几天就没有陪考。”所以,她建议,对待这个问题,父母和学生要耐心沟通、交流,对学生来说,要把为什么不想陪考的理由说出来、说清楚,相信父母会理解。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
烟台三中的高三班主任张老师坦言,陪考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还是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这样才能让考生保持最佳的状态去迎接考试。张老师说:“有些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不错,但高考前家长反而会十分紧张,其实这种紧张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表现出来反而会加重考生的心理负担,所以家长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或者表现什么,平常心就好。”张老师还建议,考试期间,家长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去送考,但没必要陪考。
YMG记者魏文杰
新闻推荐
赵君才,男,1962年出生,烟台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被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网、半月谈杂志社等新华社9家直属媒体评选为“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