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贤
峻青先生的诗集《林寺吟草》出版了,这是祝贺峻青先生90华诞和从事文学创作70周年的最好礼物。
峻青先生在小说、散文创作的同时,对我国传统诗歌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作了认真的探索,写了大量让人百读不厌的旧体诗,并将这些重文学意蕴而又不被格律束缚的诗称为新旧体诗。由于大部分诗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和“文革”的几次抄家中散失殆尽,现存的百余首诗中,大部分是1976年以后创作的。
海阳是峻青出生的地方,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斗争最为惨烈的地方,峻青满腔热情地爱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爱着自己曾经战斗过和洒着战友鲜血的地方。尤其年迈和病中的峻老,怀乡之情更为深切,他在《海阳樱桃节感赋》一诗中写道:“病久益感韶光贵,人老倍增怀乡情。”在《病中思乡》中写道:“素怀乡心恋故土,时有佳兴忆华年。病久愁闻秋夜雨,频遣梦魂返故园。”
病中的峻青思乡情结真挚而热烈,笃诚而如一。有一年夏天,他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胶东故乡,因行程安排得太紧,致使心脏病复发,住进烟台毓璜顶医院抢救。在阴雨绵绵的夜里,辗转反侧的老人赋成一首《烟台病中午夜听雨》的诗,竟发出“卧听胶东一夜雨,足慰江南半生梦”之感叹,还有《风雨思乡》诗:“乡心宛似离巢燕,每因风雨更思归。”《听鹃》诗中:“夜夜频做怀乡梦,春深不忍听啼鹃”等真情实感的句子,映照出他那颗赤子之心的清澈和纯真。
峻青先生对家乡的挚爱,对祖国对党的事业的忠贞不渝,对亲朋故友的侠肝义胆,贯穿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如《悼芦芒》、《悼老友赛时礼》、《挽常溪萍》等无不感情真挚,气韵生动。
峻青在战争年代一直战斗在最艰苦最危险的第一线,多次在死亡的边缘线上转危为安,他对战争的惨烈体验极深,对失去战友的悲痛感受最切,对战争年代广大民众所遭遇的苦难了解最为直接。
峻青的小说记录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他的散文抒发了和平建设年代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对美好山河、美好生活的憧憬,而他的诗却涵盖了人生的整个历程。其回忆战争及控诉“文革”不平遭遇的诗,最可见他的人生操守和坦荡的胸怀。
峻老在“文革”中遭受迫害重获新生后,创作《普天欢》、《春光曲》、《抒怀》、《久旱遇雨》等诗篇,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他没有因冤狱折磨重疾缠身而退缩,想得更多的是祖国的前途和自己的责任,发出了“愧无佳作酬盛世,喜有群芳舒锦绣。此身愿化杜宇鸟,报春沥血死方休”的心中之音。“文革”以后的峻青,更多时间不得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度过,他看到大好时光的无端流失,有“叹息春光等闲过,羞看嫩柳渐成荫”的自责,有“年逾古稀谁云老,翼搏长空气犹雄”的豪气,还有“着雪苍松干更直,经霜红叶色弥红”的壮怀,他告诫自己“人生苦短需勤奋,莫将闲情付斜阳。”
捧读峻青的诗,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凡是生动有感染力的诗,皆是形象的、立体的,诗中皆有鲜活的画面。由此可见,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是诗人、作家,也是画家甚至书法家须臾不可离的,是作品艺术含量、优劣成败的关键所在。
新闻推荐
白蚁预计下周扩散迁移搬“新家”, 市民发现请及时报告,防治热线:6860021
本报讯(YMG记者方春明摄影报道通讯员姜宇刘杰)“下周,烟台市的白蚁就进入分飞期了,希望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一旦发现有白蚁,请及时打电话报告烟台市房屋安全监理...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