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企业下乡来 垃圾“送进城”, 门楼镇综合开发打造生态文明示范镇

来源:烟台晚报 2013-04-20 20:49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李泉江通讯员丁瑜摄影报道

透过《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纲要(2013—2020年)》,市民可以看到未来农村美好的生活环境。烟台目前有8个省级示范镇驻地人口和7个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昨日,YMG记者奔赴省级示范镇福山门楼,实地探访生态文明农村有哪些独到之处。

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马路宽阔平坦,一座座厂房生机勃勃。走进福山区门楼镇,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乡村小镇展现在记者眼前。自2005年跻身烟台市乡镇综合实力50强以来,整个门楼镇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先后被评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和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全镇路网2015年将四通八达

宽敞干净的乡镇道路、整洁有序的文化广场、窗明几净的新建楼房……19日,YMG记者走进门楼镇,整洁有序的面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门楼镇位于烟台市福山区南部,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区57个行政村、5.5万人口。境内山、河、湖、岛、泉等自然景观一应俱全,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区域位置好,自然条件优,这些是门楼镇最大的优势。”谈到这几年的迅速发展,镇党委书记汪光祖说,“门楼创建省级示范镇,不仅仅是为了争一时的荣誉,更是为了全镇的长足发展。”为了保护好自然环境,门楼镇在发展中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聘请同济大学小城镇规划专家,按照“综合开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思路,以山水生态建设为主线,以双龙潭、内外夹河等丰富的水系资源为依托,对城镇建设分别进行了总体规划。目前,10平方公里的水上新城项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完成,区域内总面积50万平方米的集中居住区建设全面启动,富丽新城、东陌堂新区等5个板块正在加快建设,用3—5年时间实现镇域面貌脱胎换骨的变化。“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前提。”汪光祖介绍,门楼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首先提升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012年,门楼镇投资160万元实施了小城镇形象提升工程,沿街58家门市统一更换了门头牌匾。镇驻地板块的污水、通讯、燃气、热力等管网的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完成,敷设污水管道9千米,实现了与城区管网的初步对接。今年,兜余区片3条规划路建设即将启动,基础市政管网与福山城区的对接速度全面加快。到2015年,门楼镇将完成全镇骨干路网的建设,初步建成镇、村道路合理搭配,外联内畅、布局合理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一台压缩机“吃掉”全镇垃圾

不到门楼亲眼看一看,根本无法想象城乡垃圾一体化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方便。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地埋式垃圾箱和崭新的垃圾压缩站。19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山区门楼镇垃圾中转站。刚走到门口,一个巨大的拱形结构便呈现面前,“大厅”内摆放着一台垃圾压缩机和两个垃圾储运箱。“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通风好,让异味能够迅速扩散。”在压缩站操作平台上,王师傅正操控按钮处理刚到站的一车垃圾,“这个按钮是将垃圾压缩,这个按钮是将垃圾与外界隔离……”他告诉记者,别看压缩机个头大,但是一个人操作起来完全没问题。一个人、一台压缩机就可以处理一个乡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这样的方式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门楼镇宣传委员徐雯斐介绍,2012年以来,镇政府投入300万元,建成两处垃圾处理站,生活垃圾的年处理能力达到5000吨。投入120万元购置了600余个垃圾箱和2辆清运车,“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这种“村级分类收集、镇级清运压缩、市级转运处理”的方式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垃圾进城”。自从垃圾“进城”后,困扰农村多年的垃圾处理难的老问题迎刃而解,门楼镇的乡村环境面貌一新。

市区游客走进田间摘草莓

“烟台人都知道,张格庄是大樱桃之乡,但樱桃论产量,门楼镇可是第一!”谈到生态农业,汪光祖介绍,全镇目前拥有草莓5000亩,樱桃2.3万亩。门楼镇正推进传统农业向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无公害”、“绿色”认证作为主攻方向,做好绍瑞口苹果、仉村萝卜、西埠庄山药等名优产品的统一包装推介,凝聚品牌人气,进一步打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记者在东周格庄村采访时,恰巧遇到一群烟台市里自发组织、结伴驾车而来的采摘游客。“采摘游”组织者刘先生说,之前就听朋友说门楼景色很好,空气也很清新。今天过来一趟,感觉的确不虚此行。周末时间一家人出来摘摘草莓,挖点野菜,不仅缓解了上班的紧张压力,而且让家里的小朋友更接近大自然,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在大棚内,七八个游客正埋头忙着摘草莓,而大棚主人郭光玉和老伴儿张义兰也忙得不亦乐乎。从进入采摘季,老两口就没闲着,每天都有来要草莓的,看见棚里没人,扒开风口自己进棚摘,然后等老两口回来称。“都七八年了,大伙熟悉了,他们都知道‘老郭采摘园\’。”搞草莓采摘这些年,老两口虽然累点,但心里踏实,看到小孩边采边吃,他俩心里美得很。“采摘园”这个念头是儿子们想的,草莓不打药,入园随便吃,摘完称了走。

郭光玉说,“老郭采摘园”现在已经成了东周格庄的品牌,大家口口相传,来的人越来越多,他和老伴儿都60多岁了,渐渐干不动了,想着多发动些村民也种植无公害草莓,把“采摘园”的品牌做下去。

草莓采摘园只是门楼镇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门楼正加强与鲁东大学、烟台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借助其科研技术优势,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形成品种、品质、品牌齐头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同时,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探索实施“农超对接”和品牌农产品专销柜、放心店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抢占高端市场。

三大工业园打造“工业强镇”

特色农业,让福山区门楼镇不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而工业的快速发展,则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门楼镇工业园区”位于门楼镇中心,占地1500亩。这个名称,在三年前是听不到的。“特色农业,让门楼不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但要全镇创收,还得靠工业。”门楼镇党委书记汪光祖说,要谈变化,数字最有说服力。

三年前,门楼镇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打造工业园区。如今,门楼镇工业园、钢铁工业园区、空港科技工业园,三大工业园区已骤然耸立。去年,门楼镇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5%。

目前,主打“品牌”门楼镇工业园区项目已布满,39个项目相继落户。钢铁工业园区4家特钢企业已成为全镇的纳税大户,依托空港科技服务区引进投资的1.2亿元的路虎4S 店已建成运营,投资1.1亿元的奥迪、7500万元的凯迪拉克4S店已办理土地摘牌和其它相关手续。服务区的汽车销售服务项目达到10家,去年完成销售收入15.7亿元,利润总额2200万元,贡献地方财政收入达694万元,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新闻推荐

未来三天气温上升, 预计明后天有雨,但气温变化不大

本报讯(YMG记者衣文萍)今年的四月,注定要与众不同。继低温天气后,19日傍晚到20日凌晨,烟台市居然自西向东下起了雨夹雪,“人间四月飘雪花”的情景,让市民感叹不已...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企业下乡来 垃圾“送进城”, 门楼镇综合开发打造生态文明示范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