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解恒发记录并摄影: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王春晓
他不是心理教育专业科班出身,却屡屡将一个个迷途少年拉回。他说,自己是在搞素质教育,并坚定认为孩子问题的源头都在家长身上,不想改变自己的家长,免提改变孩子。他叫解恒发,今年62岁,是龙口百年电力的一名退休职工,原是材料计划员。从50岁左右开始,一位同事的孩子有了网瘾、厌学等不良行为,他在热心完成心理疏导让孩子走出泥潭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近年来,他迈出厂门,无偿为社会上的“难管孩子”进行教育辅导。12年来,经他辅导的孩子总数达400余人,每年都有人考上大学的,至今仍书信、短信不断。
一堂课坚定了信心
年轻时,解恒发当了16年兵,转业后来到龙口百年电力公司工作。1998年以来,单位同事聚在一起常常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谁家有了难题,大家一起出出主意,解恒发的建议往往最奏效。就这样,慢慢地在同事间传开。以后,谁遇到家教难题的,就请他出马“灭火”。“我这才认识到自己有这个潜力。”解恒发笑着说。
但真正把家教当作一件事来做是在2005年。当年,本报邀请全国戒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来烟讲座,他从龙口慕名赶来,会后深受启发。座谈会后,烟台某高校一位老师感慨,身为心理学教授但也难解网瘾之惑,十分困惑。“而我已成功给仨孩子戒了网瘾。”解恒发说,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回到龙口后,他在厂里贴出告示,愿意无偿为存有家教困惑的同事提供帮助。没想到,一个夏天解决了五六十个孩子的“问题”。其中,成功为一名高三学生戒除网瘾的案例,他至今津津乐道。说是劝诫网瘾,但跟这名高中生的谈话中丝毫未提上网二字。解恒发说,当时这名高中生的网瘾已很深,到了晚上逃课翻墙去上网的地步。
解恒发来到他家,让父母出门避让。起初,这位小伙子不说话,耷拉着脸。解恒发让找本书给他看,小伙子先是拿出一本英语,而后拿出一本经济史。“这是在故意难为我,英语和经济我都不懂,怎么能找到合适的话题跟他谈。”解恒发问,喜欢看什么书。小伙子说《三国演义》。而解恒发恰好熟读三国,僵局就此打开。解恒发问他,平日从什么角度读三国,谋略、军事还是用人,最崇拜哪个人物。很快,两人聊得甚欢。
临走时,解恒发给孩子的家长说,如果孩子愿意再跟他见面,他再过来。3天后,家长打来电话,孩子提出想跟他说说话。这次解恒发还是从三国说起,告诉这个孩子,三国里人物的雄才大略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不断学习和努力得来的,紧接着跟他谈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以及怎么认识自己。孩子的父母,至今难以理解,孩子咋奇迹般地戒掉了网瘾。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我
解恒发的教育方法在哪?很多孩子的家长有疑问,记者也很好奇。“人都有上进心,就是学习不好、篮球还打得好,语文不好、数学好,教育孩子就得找到他的自豪点、闪光点来讲。”解恒发说,要跟孩子一起谈心,告诉孩子自己去判断,哪个地方有“树枝”能抓一把就抓住。他坚定认为,孩子的问题源头都在家长身上。因而,平日开展工作他有两点要求,一是家长不到场免谈,二是家长不愿改变自己免谈。
现在家长大都感到孩子难管,就像有首诗写的那样:“横看是童侧是翁,软硬兼施都不中,不识孩子真面目,只缘严爱太笼统”。很多原因在家长,解恒发打个比方说,当你伸出食指指责孩子大发雷霆时,另外三个蜷曲的手指应该是指向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一个过错,你就已经犯了三个错误:缺乏耐心,缺少方法,缺失涵养。
2008年,解恒发收到一封高中生来信。“我没想到,和您谈话会有如此奇妙的感受,一种亲切的和蔼中又不失严厉的感觉。我本性狂,很难欣赏一个人,真正佩服一个人更无从说起,你居然让如此玩世不恭的我不得不佩服”。寄信人曾经经常打架,家长以为孩子无药可救了,带着最后的希望向他求助。
先是跟这位高中生的父母交谈,发现这位家长管得太细,没给孩子成长空间,管理方式也不当。解恒发开出“药方”,让家长以后放开对孩子的管教,每天放学了不要喋喋不休。有一天,老师给家长打来电话,孩子又打架了。这位家长心急万分,给解恒发打去电话,问怎么办。“不用管,装不知道,让孩子自己说出来。”解恒发说,一旦孩子说了,只回一句:“你大小伙子,自己懂得怎么办好。”虽然妈妈还担心,这样坚持了下来。
在跟这名高中生的接触中,解恒发发现这孩子有个优点:仗义。“你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但你妈妈成天为你担心,是不是不够仗义。作为一个男子汉,你首先应该保护好你妈妈,想到妈妈的感受。”正是解恒发这句话,点拨了这个孩子。不久,孩子家长打来电话,直夸儿子变化大,长大了很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解恒发的儿子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现在上海工作。如果说,前些年,解恒发开展的素质教育多是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心得体会展开,这几年,则走向了专业化的辅导道路。他的书柜里摆放着大量的教育、心理、人际交往、名人自传等方面的书籍,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我。
在龙口,他曾多次应邀到当地中小学校给家长讲课。在幼儿的教育方面,他提出,为孩子人生画卷打好底色。底色是基础,用底色预期孩子的未来,更具有可靠性。也就是人们经常讲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从吃饭穿衣开始,到所有应该自己完成的事物,甚至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其次,重视赏识教育,对孩子而言成功是成功之母,赏识是发自内心的愉悦,“你真棒”要常挂在嘴上。还要注意四大忌及三大关键。四大忌就是即家长不要替、帮、带、扰。关键之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家长少操心,孩子更是终生受益。关键之二,有思考阅读习惯,这样孩子的学习基本不用扬鞭自奋蹄了,家长给点力就行。不任性,这样教育孩子已经成功了一半。“你的理念指导播种下孩子行为,孩子的行为养成习惯,孩子的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解恒发认为,父母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品格。
青春期需更多体谅
上中学后,孩子出现各类问题,同学之间发生口角打仗,同老师关系紧张,顶撞父母不听管教,学习成绩出现波动等。很多人可能会界定为道德问题和学习积极性问题。解恒发表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发育带来的。
这个时候,他们个子高了,力气大了,感觉自己长大了,有了成人感。但心理发展得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这边是成人感,那边是半成熟状态。两样在一个人身上这么一交集,问题就来了。解恒发认为,“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是青春期孩子心理矛盾产生的根源。”
大体可归纳为,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这是青春期少年心理的基本情况。以至于青春期的孩子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和青春期躁动。“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理解,最需要帮助。”解恒发说,家长要明白,心理健康比学习重要,青春期是培养孩子温和脾气、稳重性格、坚强毅力、耐受力的大好时机,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关心他、帮助他。父母要做孩子的心灵向导,不是随时随地地指挥他。青春期的学生最需要的是疏,要先疏,而且一定要疏通,让孩子心灵通透,才能引导有效。家长要转变思维,改善方法。注意调整与孩子的关系和改善对待孩子的态度。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尊重孩子的隐私权,遇事多同其商量,要倾听其意见。以友相待,朋友式的关系给予其帮助和指导,他会乐意接受。引导孩子正确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解恒发给所有有教育困惑的家长最深入浅出的一句话:尊重,尊重再尊重;平等平等再平等;认真听,耐心听,用情听。尊重是理念;平等是观念;听是方法。
此版仅留给有故事的人,欢迎提供线索,请来函libing@ytdaily.com
新闻推荐
逛荡河口7月开建湿地公园, 2014年年底完工;四十里湾岸线修复项目年内验收
YMG记者邹春霞通讯员王云鹏摄影报道清理杂垢、洁净水质,修复岸线、恢复生态功能,这是海岸线开发的智慧,用“保育”,给未来海岸的开发留足空间。四十里湾岸线修复,...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