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汪道霞实习生于茜通讯员王亢)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城市空气更清新、环境更清洁,芝罘区经信局多年来一直大力发展“变废为宝”资源综合利用工程,2012年,全区有多达150余万吨工业废弃物被回收利用,年产值逾5亿元。截至目前,区经信局已经组织15户企业通过了省、市两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品认定,通过认定后的企业,将享受国家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轻松的发展氛围。
采矿选矿废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成“宝贝”
据了解,2004年,芝罘区范围内只有5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年利用废弃物不足5万吨。而到了2012年,芝罘区范围内从事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生产的企业已经达到15户,资源综合利用采矿废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166.5万吨,利用废旧轮胎1.4万余条,2012年生产商品混凝土100余万立方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42.8万立方米、蒸压粉煤灰砖7654.35万块、翻新轮胎1.3万条,“废物利用”工程有了大的突破。
“我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符合全市发展规划,目前,我区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已达到近160万吨,约占全市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的1/6。”芝罘区经信局节约能源办公室潘科长介绍说。
昨日,记者来到芝罘区某混凝土公司,探访“变废为宝”生产全过程。一进入施工现场,记者看见半山坡堆积了大量的废矿石,像一座座小山丘,只听见轰轰作响的机器声,一片忙碌的景象。记者了解到,该公司2009年通过了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前期投入五六百万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原来,普通混凝土是用水泥、沙、石子、外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综合资源利用后的混凝土中,则加入了粉煤灰,它可以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其原料中的石子,是采取金矿剩下的废石,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申请综合资源利用产品认定很严格,省、市质监部门会不定期抽取样品,如果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资源综合利用评定委员会会立即取消我们的资格。”公司负责人说。
黄金采矿废石、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向来是一个难题,处置不当会占用大量耕地,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然而,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眼中,这些废弃物却成了“宝贝”。这些企业以黄金采矿废石、粉煤灰等废弃物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制成混凝土、干混砂浆、砌块、墙板等建筑材料。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认定,这些再生产品不仅对人和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且物美价廉,坚固耐用。
粉煤灰做出混凝土砌块,既能抗震又能保温
芝罘区经信局一直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鼓励企业利用固体废弃物,节省原材料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将国家、省市对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传达到企业,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同时,积极引导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参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一大批质优价廉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将为多处片区改造进行配套,从而实现经济、环境和城市建设的三赢。“我们还积极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争取扶持资金,如每年的省市循环经济和节能专项资金、散装水泥补助资金等,用于支持资源综合企业和节能企业的发展。”潘科长说。
烟台宏源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成立较早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就是“变废为宝”,增加了企业效益。记者来到企业工厂时,刚蒸出来的混凝土砌块被一车车拉出来,还冒着热气,整齐地被摆放在院门口。负责人马总介绍,由于订货量太大了,导致供不应求。
原来,电厂每年产生大量废弃物粉煤灰,“没有地方堆放,还污染环境,真令人头疼。”马总说。他们作为电厂下属企业,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利用粉煤灰研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中粉煤灰占了73%~74%,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首先是砌块重量轻,由于建筑自重减轻,地震破坏力小,所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其次是保温隔热性好,夏天空调就开的晚,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节约了能源。再次是利用公司产品的墙体不需要添加易燃的泡沫保温层,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同时减少了火灾隐患。“公司研发新型墙体材料,不仅增加了企业效益,同时解决了粉煤灰的处理问题,减少占地,减少污染,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老百姓受益深远。”潘科长说。资源综合利用,不仅保护了环境,还使得废物得以无害利用、促使建筑节能,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支持了全市重点项目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烟台市生态文明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王梓蓉通讯员徐颖钧)一年一次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对于不少女生来说,每月必须要来的例假一旦撞上高考那几天,确实有点烦。昨日上午,市区一位高...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