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将于今天上午9点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这是唯一的国家级民间工艺品专业展会,也是烟台市连续第四次承办民博会。
昨日下午,记者提早探馆发现,今年民博会看点颇多、新鲜物件不少。这其中,不仅有徐土龙、徐经彬等多位国家级大师亮相,而且上百万的工艺品比比皆是,一件不起眼的“物件”,就有可能抵上一栋别墅。
牛骨搭建“恭王府”
下午15时,国际博览中心展馆内,参展商们正忙着对工艺品进行最后的调整和布局。在入口,一件用牛骨做成的洁白色“恭王府”作品,初露峥嵘,震撼眼球。“这件作品,长4.6米,宽5.5米,全部用牛骨雕刻完成,卖价500万元以上。”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广义说,这件大型骨包镶作品由骨雕工艺大师王华安领衔,带领30多位骨雕技师耗时3年多完成。采用大小牛骨料580万件,雕刻房间共计497间,门窗1880个,脊上小兽1280个,底座福字888个。细观作品,每一个窗户都不尽相同,略显差异;每个组件都设有编号,方便拆装。“6名工人上阵,全部组装完成要5个小时。”肖广义说,之所以将作品耗时、耗力从北京搬运而来,看中的就是民博会这个高层次平台。“恭王府”作品,完全按实景布局、按比例缩放。为追求整体设计的精确和完美,制作方曾到北京的“恭亲王府”景点实地考察30多次,搜集资料300余份,这才制作完成如此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两位大师亲手布展
位于开幕式场地西面,与“恭王府”作品遥相呼应的一侧,两位留有长发的工艺大师,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分别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经彬、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徐土龙。此时,他们正在亲手安装自己的作品。“我的这件作品叫《版纳风情》,耗时两年雕刻完成,可以说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大件的一个。”75岁的徐经彬介绍,这件作品采用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三种技法完成,共分8个部分,重约1.5吨,卖价100万元。
另一侧,东阳木雕花鸟雕刻第一人———徐土龙的作品为《月月生辉》。整件作品,由12个屏风构成,每个屏风代表一个月份,雕刻一种主花卉、几只鸟,卖价180万元。
“这次,是我和我的作品第一次来烟台。”说起参加民博会的原因,两位国家级大师的说法不约而同,都是因为组委会多次登门拜访,难驳人情。“我的作品是特意包车从浙江运过来的,途中颠簸18个小时,运费8500元。”徐经彬说,由于路程遥远,存在不可预计的意外,因此,他特别希望能把得意之作“留”在烟台。
“大师坊”展品上千件
“大师坊”展区是今年民博会的亮点。这里的工艺品,全是出自省级以上大师之手,他们因为不能亲自来烟参加,而“委派”作品前来聚人气、提档次。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朱文立的汝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的钧瓷、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李静的景泰蓝……在这处不大的展区,陈列了诸多“名家”代表作。粗略数来,约分40多个品类,总数上千件。另外,巴基斯坦工艺品、越南古典红木家具、中国民间工艺知名企业等上千个展位也基本布局完毕,这其中有陶瓷、有漆器,还有骨雕、木雕等作品。他们有的价值上百万,有的价值几十元。相信,喜欢艺术品的市民,可以从中看到或买到喜欢的作品。
新闻推荐
YMG记者孙淼通讯员马双军赵玲郭传义摄影报道开发区研发生物新药,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还算不上主导产业;开发区探寻转调之路,一剂...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