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关于这个节日,新浪微博热门话题里约有355万次的讨论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大早发的一条以“嘿,你好”为题的问候微博,一天里引来近6000多次转发、1000多条评论。
与网络上的热闹不同,昨日记者在街头、广场、校园走访,发现30来个市民仅有3个年轻人听说过,八成以上市民不愿意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烟台人之间打招呼喜欢问“挺好?”
八成市民不愿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
昨天一大早,3路公交车上,在一家广告设计公司上班的于女士,习惯性地点开手机微博,当看到朋友转发的《人民日报》微博“嘿,你好”,于女士毫不犹豫地点下了“转发”。
“第一次听说还有个世界问候日,觉着微博里这些话说得挺好的,陌生人之间还应该多些问候,拉近彼此距离。”于女士告诉记者,除了问路、打听个事,平时不会主动和陌生人问候,“那样多难为情啊,你要是主动打招呼,人家还以为你是不是搞推销的。”
记者做了个随机调查,结果30个人里有八成表示不会主动和陌生人问候。市区华茂小区健身场边,市民孙师傅正逗着小孙女玩,见记者来了句“你好”,孙师傅先是一愣,身子不自觉地往后一退。当记者亮明身份讲明来意,孙师傅呵呵一笑:“中国哪兴这个,跟陌生人也不认识,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要说,打什么招呼呢?”
南大街文化中心公交站点,在一家电信公司上班的刘先生见记者和他打招呼,连忙摆摆手,加快脚步往前走。“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以前陌生人跟我打招呼不是搞推销,就是问要不要买二手手机,烦死了。”当记者说明意图,刘先生才停下脚步。
烟台熟人之间爱问候“挺好?”
昨天,接受记者采访的30人中,都表示熟人之间才会相互问候,一般是一个微笑、点个头、挥挥手或是打声招呼。熟人之间打招呼,极少用到“你好”这类正式词,“挺好?”“最近挺好?”“忙啥呢?”“来了?”“干什么呢?”“早啊!”“吃了吗?”等问候语出现频率较高。“都是熟人了,再用‘你好\’打招呼就显得太生疏了,关系非常好的,见面就说事、聊天,问候语都省了。”一家服装店店主李先生告诉记者,“要是不认识的人,说一声‘你好\’能把距离给拉近了,然后还能多一些交流。”
鲁大学生高振刚表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诫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怕引来麻烦、纠缠甚至伤害。”像安全儿歌《我不上你的当》,还有童谣“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在孩子心里种下一个印象:陌生人都像传说中的大灰狼,随时会威胁到你。“外界陌生人之间恶性事件,给人留下阴影,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自己没被蛇咬,看到别人被蛇咬过,心里也害怕啊。”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师陈雅茹告诉记者,不跟陌生人打招呼主要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在陈雅茹看来,中国现在正从熟人社会往陌生人社会过渡,人的交往半径更大了,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了,交往中难保不发生一些负面的事情,再经媒介一传播,就给放大了。“每个人可以适度自我保护,但不能太过了,以正常心跟陌生人交流,媒体也可以换个角度来传播一些社会事件,传递正能量。”陈雅茹建议,“可以先从家庭做起,学会问候家人,再把这种爱传递给陌生人,在全社会营造礼让谦和的氛围。”
新闻推荐
我的家乡海阳,民间广泛流行一种手工艺品,就是利用洁白的玉米穗包皮,编制成花色品种繁多的生活用品。如提篮、地毯、果盘、拖鞋、坐垫、靠背、草墩、蒲团、灯伞、壁画、斗笠...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