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做记者不孬, □赵冬梅

来源:烟台晚报 2013-11-10 17:4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节,要对自己的职业说点什么的时候,脑子里蹦出来的是一篇旧稿:《民工老薛:烟台人不孬》。查了查时间,发表于2004年6月13日晨报三版。记者做上几年,长长短短的稿子写了一堆,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实在不多。这个算一篇。

它不长,800字出头。事实上,我经常想起它,有时干脆把它从记忆里拽出来,重新打量,一些凌乱的念头被它触发出来,挥之不去。这种对过去的检视显然并不是消遣,但似乎也很有点自娱自乐自鸣得意的影子,这让我有些羞惭。不过,既然它这么执拗地在我心底占据了一席之地,它对于我已经具有了远远超过文本本身的特殊意义。

时隔9年了,那天采访时的情形,还在眼前,包括阳光和气味。当年,市政养管处有一个临沂苍山籍的农民工,获得了一块“五一劳动奖章”,市总工会发的。据说,这种奖章是第一次颁给“在烟外来务工者”。当时我在晨报做记者,领了任务,便去采访这位民工。他叫薛沛群,一联系,知道他正在上夼一带修路,铺沥青。撂下电话,我就去施工现场找他。

那天天很热,大日头白花花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老薛他们施工的路段,轧路机轰鸣,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热气腾腾的沥青像粘稠的黑色八宝粥,被机械缓缓倒在路面上。老薛和他的工友们穿着胶靴,就站在滚热的“沥青粥”里作业。

工友喊出老薛,我俩走到十几步开外,在马路牙子上坐下来。老薛个头不高,黑、瘦,粗糙的手,笑起来皱纹很深,几乎跟平常见到的农民工一样。那年他48岁。

轧路机、铺路机的声音很吵闹,沥青热烘烘的臭气直往脑门顶,阳光白亮亮地照得满头满脸。采访本摊在膝头,老薛聊的东西,都是我需要的,十几分钟后,我觉得这一趟基本可以交差了,但我没急着站起身,想再聊几分钟,散漫地闲聊,顺便,把嵌进鞋底的沾满沥青的碎石子抠出来。

纯粹的闲聊,我和老薛都很放松。我听他说话,看着他眼睛里闪过的光采,还有他那不加掩饰的对这座城市的由衷赞叹———以我有限的判断力,我认定这赞叹发自他内心,未经任何人指点授意,是他的真心话。不经意间,心头滑过热热的感觉,眼眶有点湿。

老薛说:“俺就看着烟台这个地方好!”老薛说:“养管处领导对俺们民工不孬,按月开工资,从来不拖欠。吃的住的也安排得挺好。”老薛说:“烟台人也不孬!”老薛说这话,是有亲身体验的。他说,他们在小区里干活,有时到居民家讨水喝,敲开门,看到的都是笑脸,从来没遭到过拒绝。当他一身汗臭穿着脏污的工装挤公交车时,有没有遇到过别人异样的眼神?我没问他,不过我想,即使遇到类似的“另眼相看”,老薛们也不会放在心上———那一碗友好的白开水,已经把他们的心融化了。

能得到这块特别的奖章,老薛挺激动。“还发奖金吗?”我问。“这个东西(奖章)比钱好———就是给俺钱,俺也不能要!”老薛认真地说。我注视着他的眼,再次确认他的话绝大部分是真诚的。面对这样的真话,任何的调侃或玩笑都显得那么无聊。

老薛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要真挚得多。他36岁那年来烟台打工,十几年下来,“一直呆在烟台市政建设和养管一线,市政的活儿,他样样精通。烟台的大街小巷,到处都留有他修修补补的痕迹。最让老薛感到自豪的是,他曾参与过市区环海立交桥和发电厂立交桥的建设。”老家来了亲戚,老薛会安排一个特别节目:领他们去参观那两座立交桥,“那是我修的桥!”我还记得老薛说这话时的表情,有点调皮,有点得意。那一瞬间,像有一只温软的手抚过心头,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感动”,一度对这个词比较警惕。作为一个蹩脚的记录者,我试图自始至终与采访对象保持“面对面”的姿态,而这个叫作“感动”的家伙,经常会在人猝不及防的时候闯进来,让我在不知不觉间挪动了位置,这也使我对所谓的客观公正云云产生了怀疑。这种在不自知状态下的游移,与我曾经认同的某些新闻采写理念是相悖离的。所以工作时,我提醒自己留神这种感觉的泛起,并努力把它控制在轻度症候的范围内。事实上,在我有限的记者生涯中,采访的多是芝麻小事,写的也多是鸡毛小稿,即便如此,我也郑重其事地把这一条当成一个值得奉行的原则,自娱自乐到底。

然而这一次,面对民工老薛,面对突然袭来的感动,我放弃了警觉,不预备抵抗,只想欣然拥抱,照单全收。它让我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如何在接近现场、倾听叙述时,锻炼守住自家阵脚的把持力。感动,不是天然的阻碍,是擦肩而过的风,风动旗幡,什么都不会改变。

而今重读那篇小稿,我清楚地看到了那份感动还在,它站在平静展开的文字的背后,有温度,有气息,它让我对这个专事记录时代碎屑的职业重新有了好感,忍不住想说:或许,做记者也不孬。

新闻推荐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服务民生和企业, 黄海路街道校地共建渐入佳境

本报讯(YMG记者丛晓波通讯员周旭张前)日前,黄海路街道联合烟台职业学院在黄海社区广场免费维修家电,将贴心服务送至居民家门口。像这样的活动,在黄海路街道...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立冬又闻白菜香2013-11-12 17:44
评论:(做记者不孬, □赵冬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