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而寒衣节前也下起了一场绵绵细雨。昨日,大约4000名市民冒雨扫墓。记者一早赶到芝罘区殡仪馆采访时发现,寒衣节的禁烧令让部分想烧纸的市民赶在周六祭扫,但大多数前来祭扫的市民摒弃陋习,坚持用鲜花文明祭拜先人。记者从民政部门获悉,从今天开始,严禁市民带纸上山,烟台市将延续以前禁止祭祀烧纸的措施。
鲜花等祭品价格稳定
黄菊、白菊、白百合、马蹄莲……昨日上午,芝罘区殡仪馆周边鲜花摊点一个连一个,一直从马路旁边延伸到殡仪馆门口。“这些花都是今天批发过来的,菊花小的2元一朵,大的2.5元,和平时的价格差不多。”在路口卖鲜花的商贩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早上6点多就来了,但由于下雨,人没有往年的多,所以鲜花卖得也不如以往。现在由于连续几年推行了祭祀禁烧这个措施,烧纸、纸币什么的就不好卖了,所以卖的商贩也特别少,反而鲜花摊点成为一种常态。现在一般来上坟祭奠的市民,都会买几支鲜花以表心意。
除了鲜花外,有商贩在销售一些带盆的草本花,草本盆花会比那些一支支的鲜花存活时间长很多,但价钱稍贵,一般在10到15元之间。而那些塑料制的花朵、花篮却销量一般,来祭扫的市民们反映说,逢年过节来扫墓上坟就是想表心意的,买塑料花不如鲜花更有意义。
多数市民坚持文明祭扫
“十年天地两茫茫,不堪想,又总难忘。秋风秋雨十一至,跪祭孤坟泪千行”。在公墓的一角,记者听到一位老人正在低吟一首思念亲人的诗句。
这位吟诗的大爷名叫牟广亮,今年62岁。他一边用纸巾将自己父亲的墓碑擦干净,一边告诉记者,刚才念的诗是他自己写的,写给过世的父亲,今天过来念给父亲听。牟大爷认为,用心里的话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比起烧纸钱焚香更文明也更低碳。牟大爷提出一个倡议,这种日子大家情绪都会很低沉,但一定请大家文明祭奠,吟诗献花都是不错的选择。“我每年都会来这里扫墓祭奠,这里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少了那些烟雾缭绕,多了一份宁静安详。”牟大爷认为。
记者注意到,尽管昨天还未执行禁烧,但前来祭扫的市民多数都自觉遵守“禁烧令”,大多数都只是祭奠献上鲜花,摆上果盘等,文明祭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部分市民提前烧纸祭奠
在殡仪馆骨灰盒寄存室,记者看到有很多人顶着细雨在办理领取骨灰盒手续后,集中到祭祀烧纸处祭奠。殡仪馆工作人员也为他们配备了摆放鲜花的小供桌和烧纸用的大铁钩。
“我父亲的骨灰盒一直寄存在这里,听说明天十月一禁烧,所以我今天特地提前将父亲的骨灰盒取出,到烧纸坑那边给他烧烧纸。”市民张先生介绍说。在焚烧池前,不少市民为了避开明天的禁烧,自觉地提前来为亲人烧纸祭奠。
寄存室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天来这里取骨灰盒的人特别多,从早上6点多开始,预计到结束有2000多人次。很多市民选择今天来烧纸,也是因为大家都很支持“禁烧令”。
让祭祀回归清净与文明
在通向山上公墓的道路两旁,五六位护林工作人员已开始严阵以待。工作人员表示,就算是禁烧了,还是担心有些人不清楚规定乱烧纸,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周日全天禁止焚烧,希望广大市民多遵守规定。”昨日,芝罘区殡仪馆办公室杨主任介绍称,让祭祀回归清净与文明,是对传统节日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改换鲜花文明祭祀,现场秩序井然,出现了文明祭奠的新气象。杨主任称,传统的“烧”字摒弃了,还有多种低碳祭奠方式可以推广,比如采取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植树寄托等文明祭扫方式,将传统习俗用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式来表达。
而市交警三大队传来消息说,今天交警三大队全体警员都将轮班上路,提示通行线路、停车位等有关事宜,使扫墓群众一目了然。交警提醒,“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公交站点30—50米内,不能停车。”建议市民今天尽量绕行机场路,可选择青年南路和通世南路等路段通行。
新闻推荐
磁山温泉小镇·颐生苑国际老年公寓开业在即, 强力推出“品质养老幸福计划”,前20名会员9折优惠
本报讯(YMG记者)烟台磁山颐生苑国际老年公寓,依托磁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孝道”为灵魂,打造环境养生、文化养生、服务养生的养老养生圣地。...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