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市相关部门传来消息,截至6月底,10件实事27项具体工作中,增加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病种、提高门诊统筹慢性病种支付限额,深化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2项已完成;推动大众创业带动就业等24项具体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或达到计划进度要求。(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4日3版)
年初,政府直面民情切意,针对市民关注的食品安全、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等热点问题作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庄严承诺。如今,各项实事办得怎么样、工程进展程度如何?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向市民详细“汇报”,我们看到,这些实事均已“落地”,正按照预期目标有序推进。将“进度表”呈现在市民面前,自愿接受监督,表明了完成实事的信心和决心,也让市民对政府的承诺、对未来的生活有足够的期待。
最近几年,“为民服务实事”已经成为包括烟台在内的各地的常规动作。每年年初,通过征集民意的方式,政府掌握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的民生问题,经过筛选后公布,大病医保、就业创业、交通整治……这些实事,都是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最常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大事。将一项项实事摆在老百姓面前,让我们看到了政府自愿接受监督的决心,也显示了相关部门真正将实事落到实处的信心。
每年年初,为民服务实事的提出,都让老百姓对新一年的生活充满期待与信心,老百姓也格外关注这些实事到底办得实不实,期待的美好生活场景能否实现。如今,一年时间过半,各项实事办得怎么样,到年终能否实现年初的承诺,是许多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事情。在半年这一重要节点,将各项实事的进展情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予以“公示”,既让老百姓看到已经实现的“红利”,更表明了相关部门对自身执行力的信心,给老百姓也吃了一颗“定心丸”。
实事只有实打实地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才能取信于民。通过媒体做出承诺并公布进展情况,令民众感到无限温暖。希望有关部门始终保持这一公开透明的姿态,切实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重中之重,通过一项项民生工程实现对百姓的承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YMG记者刘洁
新闻推荐
孟凡利在调研服务业发展时指出, 科学规划培植载体优化环境狠抓落实加快推动服务业扩量提质跨越发展
本报讯昨日,市委书记孟凡利到芝罘区、开发区调研服务业发展情况,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培...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