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搭建起三大创新平台和联盟,推动资源共享、抱团创新,带动中小企业变大、变强。通过引进房健民博士,开发区管委与同济大学、荣昌制药合作,建立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基地,平台内的ADC药物大规模产能亚洲第一、抗体药物外包技术国内第一,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匹“黑马”。
人才+项目创新智慧撑起新兴产业
日前,“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总结我国科技创新重要成就时指出,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涌现出一系列世界前沿的成果。其中,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发现热休克蛋白90α为全新肿瘤标志物等10项科研成果,都属世界首创。
可喜的是,罗永章教授的这一成果已在烟台开发区实现产业化。承担产业化的烟台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公司,是典型的“人才+项目”创新模式,主要从事体外检测产品、重组蛋白质药物及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市、区两级大力扶持下,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扩大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一期生产功能区土建已完成,预期产能可达年产体外检测试剂100万盒的规模。
不仅罗永章+普罗吉,依托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通过新设企业、与区内企业联姻等方式,烟台开发区已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国际生物制造协会主席孙伟与路通精密联合发起设立上普瑞源生物科技公司,开展生物3D打印装备和人体组织、器官产业化项目的研发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引人才,实现高端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入。睿创微纳以6名博士、30多名硕士领衔的创新团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红外探测仪,带动了新光电产业异军突起。
以创新为特征的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预计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0亿元,是五年前的3.7倍。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科技创新正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十三五”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推荐
日前,多家烟台小微企业负责人一起来到芝罘区东口居委会,将大米、花生油等一宗价值数万元的物资送给了辖区的老年人。企业们的爱心行为,受到了居民们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