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把根留住, ———烟台开发区改善民生侧记

来源:烟台日报 2016-08-25 11:22   https://www.yybnet.net/

“民生优先”,能够惠民的发展才有意义!“民生最大”,能够惠民的发展才有活力!

建区三十年,烟台开发区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用于民生的新增财力已达到七成以上。尤其在区域转型升级的当下,开发区又将强区建设进程变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精彩篇章,使“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为全区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

从一片盐碱荒滩起步,到靓丽文明滨海新城崛起,建区三十年长卷舒展———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一路沧海桑田,城乡巨变……唯一不变的,是深深根植于民的民生情怀。

工业反哺,筑牢发展根基

2359元,这是八角街道百堡村82岁的姜老太现在每个月的养老金。

每月二千多元的养老金,不仅让老人过上了富足的晚年生活,而且它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跨越———目前,全区已有数万名农民“转身”市民,几代农民渴盼“老有所养”的愿望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曾经,城乡差距是开发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最大表现。在全区衔枚疾进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征程上,“瘸”着腿走路走不好,更走不远。“虽然开发区是一个工业化新城,但农村不发展、农民过不好,便如同沙滩上的高楼,缺乏坚实的根基。”区工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因此,这题,必答;但这题,难解!发展,往往来自对时代的回应,源于对矛盾的解决;统筹协调城乡发展,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更需要率先突破的智慧。

这题,在2003年终于破解———打开“农”门,向西区去,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倾全区之力帮扶农村。

这一年,以惠农、利农、厚农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在西区农村全面铺开,机关干部驻村帮扶,企业村居结对共建,“第一书记”入村挂职,工业项目辐射拉动……初似细流,渐成气候,终至蔚为大观,西区经济、村居环境、村民致富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不解农民失地的后顾之忧,哪来幸福生活?

最令人振奋的是,同是这一年,烟台开发区在国家级园区率先出台了养老、医疗和生活补助三个政策办法,彻底解决了数万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三个政策瞻“前”顾“后”,变“土地保障”为“社会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最为关切的失地不失业、不失利、不失靠,生活更加幸福的民生之“忧”。

截至目前,全区6.6万名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95.7%,其中1.6万人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平均待遇1692元/月;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已达4.07万人,就业率达到92%;已开工建设安置小区12个,竣工面积131万平方米,住宅11175套,累计完成投资约80亿元,近数万居民已迁入新居;全区农民人均收入1.9万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

鱼水情深,用脚步丈量民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失政者在草野”。无论是城区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听民声、顺民意、谋民利,才是持续发展最坚定的基石。

到群众中去,到居民家中,到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的“大走访”活动,凝聚的不仅是上下求索的智慧与执著,还有让每一个开发区人都拥有最大程度幸福感与满意度的矢志追求。

从2010年,开发区“干部下基层,作风上水平”大走访活动拉开大幕,到今年以“轮巡问民,服务基层”为载体的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全区3000多名机关、村居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面对面沟通、心贴心服务、实打实办事,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干部脚下的泥土有多厚,与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老嫂子,你家里头有最近有啥烦心事?”,“大兄弟,你对我们的工作有啥看法呀?”一句句嘘寒问暖的话语,看似平淡,却使人如沐春风;几番家长里短的关切,尽管琐碎,却体现出不辞细微察民情的真情。

入户走访,叩进万千家庭心门,捧回上万条滚烫建议,涉猎的领域无所不及,文化、教育、环境、医疗、公共设施……思考半径在扩大、深度在下探。发展为民的理念在走访中积累凝结,改善民生的车轮在走访中滚滚向前。

随着各种问题的细化到位,全区民生建设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暖潮:居民提出下水道不通,隔日就有人上门维修;小区屋顶漏水,路面破损,有关部门及时协调,600万元公共维修基金更加有针对性;还有暖气不热、宠物扰民等问题都在得到逐一解决……大走访,走通的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出的是亲如家人的干群感情,走热的是全区广大群众的心。

改善民生,幸福在路上

“民生”二字,千钧之重。民生幸福,从来不是存于高处和虚处,而是在实实在在的在群众生活中,在当政者民本的理念、正确地决策、积极地行动之中。

工委管委每多办一件民生实事,群众就多一份幸福。从民生菜单一再拉长,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GDP增幅,释放出的信号强劲而有力:从教育、医疗、住房,到就业、社保、治安等,只要是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就是全区一年的中心工作部署和解决重点。

民生指向,已成为开发区衡量发展的中心导向。

这样的报告温暖人心:近10年来,开发区每年实施的“为民服务办实事”项目都在不断增加。到2013,全区已累计落实实事100余件。特别今年,开发区为民服务的教育、社保、就业、卫生、文化、保障房等领域的实事更是达到16项。

这样的数字激动人心:全区历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0%以上。今年,全区累计民生投入达23.9亿元,其中教育投入7.2亿元,社会保障投入1.58亿元、医疗卫生投入1亿元,安居工程投入近20亿元。

这样的举措鼓舞人心:继续实施困难学生补助和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作业本、校服、加餐、班车“四免一补助”政策;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由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达到全市最高水平;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以上……

而今,站在建区三十年的新起点上,烟台开发区正在“城市化与城市现化进”的征途上,用巨椽之笔构绘出更加和谐壮美的民生画卷,为永不停歇的“发展号”巨轮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通讯员魏晓雅李文华崔荣坤YMG记者少帅

新闻推荐

今天小雨转多云, 市区最低气温13℃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受冷空气影响,今天烟台市有一次小雨天气过程,预计最低气温沿海地区6~8℃,内陆地区4~6℃,请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市气象台10月19日17...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把根留住, ———烟台开发区改善民生侧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