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王亮)昨日,记者从市渔政站了解到,近年来,不少市民会往江河湖海里放生。然而市民的“善心”不一定能起到好的“善果”,由于无知的“善心”,而给环境带来了可怕的影响。
烟台市渔政站副站长赵威呼吁广大民众,“放生必须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要做到一问、三做。”他介绍,“一问”是凡准备放生野生动物前,应向专业人士(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科研单位、大型水族馆等)咨询该物种是否可以在本地放生。“三做”则要求有关放生人士需要做好三方面的相关知识储备和行为准备,即放生前,应通过图书、网络等资料,充分了解被放生动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需求和种群现状等资料;放生时,最好有专业人士在现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放生;放生后,应对所放物种和放生地进行一两次回访,看看有没有人再次捕捉动物以及成活情况。
市渔政站副站长赵威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而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徐峰)10月10日上午,烟台市召开2015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在全面改薄、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落下“重笔”。会...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