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烟台市与全国茶叶最高研究机构“联姻”,成立烟台北方茶叶研究所———, “抗寒”茶树将扎根烟台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0-01 16: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贺晶摄影报道)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烟台北方茶叶研究所暨桑叶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烟台市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烟台市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烟台茶叶”与全国茶叶最高研究机构携手“联姻”。两个研究机构将在选育“抗寒”茶树品种,研究北方茶树越冬技术,提高北方茶叶加工水平,开发特色茶叶产品等方面发挥力量、实现突破。烟台市是中国纬度最高的茶叶适栽区,有着“离北极最近的中国茶园”之美誉。全市从2001年开始,有规模的“南茶北引”,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这期间,茶农自主摸索,从懵到懂,从懂到通,造出了新血液、淌出了新脉路。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万多亩,代用茶作物1万多亩,年产干茶800吨,代用茶500吨,产值5亿元,并注册有“烟台绿茶”、“烟台桑叶茶”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叶历来是南方湿润多雨环境中里的‘宠物\’,烟台市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有市民尝试过栽种茶树,但那些南方来的娇嫩苗木,安稳度过了夏秋,却在寒冷冬日里全军覆灭。”市茶叶协会秘书长张晓伟说,北纬36°线是学术界公认的茶树种植生死线,烟台市处在线外,茶树必然经受不住降雪、霜降以及昼夜温差大等“恶劣环境”考验,难以成活。怎么才能让茶树“活”下来?疑难面前,“科技”发挥了“第一生产力”作用。烟台市科研专家,几经南下考察,终于帮助茶农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茶树北移要想成功,首先应当解决品种问题,其次要采取新的种植技术。病因一经挑明,彻底解决只是时间问题。10多年“摸黑路”,烟台市茶农下江苏、转福建、觅安徽,终于从南方先进茶区找到最耐寒的绿茶品种,加以引进。烟台市专家凭借科研力量,研究出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采取短穗扦插法,用茶树枝条繁育,保证茶树自然蛰伏越冬,获得了种植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在茶叶种植领域,烟台市有着成套、成熟的种植技术,可满足大规模推广发展需要,茶叶也逐步发展成为烟台市农业的新兴朝阳产业、特色高效产业。“近年来,随着茶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更好的推动茶产业发展,2011年市政府专门设立烟台北方茶叶推广中心,并制定烟台绿茶发展规划,将壮大茶叶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2014年,市供销社与中茶院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将烟台作为中茶院北方茶区科研中心,筹建中茶院烟台北方茶叶研究所和桑叶茶研发中心,依托中茶院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进北方茶产业快速发展。”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烟台北方茶叶研究所、桑叶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今后主要工作方向是,选育“抗寒”茶树品种,提高北方茶叶加工水平,开发桑叶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等特色茶叶产品,完善北方茶叶标准化体系,推动茶叶精深加工领域的成果转化,开设茶叶职业技能培训等。“此次中茶院两个研究机构落户烟台,绝不是挂个牌、照个相、就走人,而是要把中茶院更多的研究资源与当地资源进行有效对接,积极协助烟台开展特色茶品开发、区域品牌打造。”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说,他希望中茶院更多的研究成果,可以在烟台得到转化研究、得到实际应用,更希望双方实现真正的资源联合,为烟台、为中国茶产业发展,作出实际性贡献。

新闻推荐

“悠游莱山”微信公众号夺佳绩

“来时不恋景,归去已成山———致莱山”、“海昌渔人码头———莱山的‘点睛之笔\’”“莱山的海边应该这样游!”……在莱山区旅游局“悠游莱山”的公众号里,相...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烟台市与全国茶叶最高研究机构“联姻”,成立烟台北方茶叶研究所———, “抗寒”茶树将扎根烟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