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申吉忠通讯员迟荣民马学利摄影报道)6月3日,在莱山区世纪华府小区110千伏“林金线”电缆隧道,王冠宇与李彦澄穿着“水衩”在井下利用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仪在线监测电缆。
当天,王冠宇与李彦澄一起下隧道对电缆进行巡检。在巡检车上,王冠宇习惯地清点着装备。除了手电、红外测温仪等常规的监测仪器外,还备着几个氧气瓶、防毒面具以及防水服。王冠宇说,由于地下情况比较特殊,常年处于阴暗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畅,同时不排除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所以在巡视过程中,巡检人员一般都会携带小的氧气瓶和防毒面具,呼吸困难的时候吸两口氧气,防止发生意外。“电缆隧道巡视条件差,隐患排查难度大,必须仔细检查,绝不能放过任何细小的缺陷隐患苗头。”王冠宇说,每次都要认真检查隧道内是否存在支架、接地扁铁缺失、锈蚀、脱焊,以及防火、封堵、积水情况,重点查看电缆外护层有无破损、铭牌标识是否清晰完整。
王冠宇与李彦澄都是“80后”,王冠宇毕业于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而李彦澄则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他们一参加工作就来到了“苦脏累”的电缆班,成为一名电缆运检工。
与王冠宇与李彦澄一样,电缆班还有8名职工,平均年龄32岁。他们守护着烟台市大街小巷10千伏以上电缆线路1690余公里。狭窄黑暗的通道、潮湿脏污的环境、密布穿行的电缆,成了电缆班数年如一日般坚守的工作阵地。当然,经常还有些不请自来的“客人”,比如青蛙、老鼠等陪伴左右。“常年行走甚至攀爬在漆黑的地下隧道里,与高温、潮湿、危险、恐惧相伴,虽说挺辛苦,但也快乐着。”王冠宇说。
从2015年到现在,国网烟台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电缆班累计完成输电电缆带电检测工作490余次、局放测试190余次、发现各类缺陷78项、完成故障定位72次,试验各类配网设备290余次,发现问题设备22台。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晨报讯由烟台围棋俱乐部(教育培训)联盟发起,烟台地区各地围棋培训学校、棋院、道场、俱乐部联合举办的2016年烟台围棋“千人百团”大战暨春季围棋升级大赛将于6...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