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其超时间拨动着流年的琴弦,弹奏出往事如昨的旋律。那年初秋,我和夫人到社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一路上,谁也没有说什么,还是我先开口:“给你买点什么吧?”“我就喜欢缝纫机。”“缝纫机会有的。”我满口答应了她。这一等就是8年,攒足了买缝纫机的钱,没有买缝纫机的票也是枉然?
烟台行署主持编写《胶东革命斗争回忆录》,因急于定稿,在改革开放初期地委竟派我乘飞机,专程赴北京上海,协调老革命对战争年代的记忆。没想到,上海市委党校校长出差,两周后返沪。地委领导指示,既然去了就耐心等待。闲来无事,就拜访亲朋。我妹的小叔子张秀林在上海建筑设计院工作,当年他在同济大学暑假期间,曾到烟台住过一段时间,我们很谈得来,没事就到他家聊天。他夫人心灵手巧,经常在家里跑缝纫机。交流中,得知我们没有缝纫机。他马上说:“设计院照顾工程师,刚发了一张缝纫机票,我们用不着,正好送你。”我喜出望外,趁空,便随他夫人到上海第十百货商场提货。我们山东人一般缴票付款,拿了东西走人。南方人的细心让我吃惊。弟妹认真地打开包装,先是检查各个部位,有无残缺?面板漆面有无破损?联结皮带,试蹬踏板,看机器运转是否灵活?穿针引线是否方便?反复检验还不算完,又从手提包里拿出带来的布头和线车,将花布逐层折叠,作缝纫试验……这次选购过程真让我领略了上海人的精明。
精挑细选,终于将一台“飞人牌”缝纫机拿到手。沉甸甸的缝纫机如何运回,让我犯难。生铁机架,生铁机头,生铁转轮,生铁踏板,外加几十公分长宽的折叠台面,重量超过70斤!体积之大,份量之重,如何上车?何况,那时上海没有直达烟台的火车,青岛中转,那不把人活活累死?
没有缝纫机想得头痛,有了缝纫机,又添心事。公务在身,只有等完成任务再作打算。那时有空,便到小舅家蹭饭,遇上由青岛来上海市出差的二姨夫。他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从我的诉苦中得知我的困难,马上说:“算你有福,四方机厂派我来就是增挂上海站要维修的卧铺车厢,你正好随我坐卧铺去青岛,也不用买票,然后转乘青岛直达烟台的火车。这多方便!”没想到,事情这么凑巧!我刚松了一口气,转念一想,又怕工作任务完不成,预期走不了?回到宾馆,心中仍然惴惴不安。没想到,第二天,接到李佐长校长电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赶上了姨夫回青岛的机会,既方便了自己,又为公家省了路费。
一天两夜的奔波,顺利到达烟台火车站。只是,天色尚早,没有公交车,在火车站好容易打上了仅有的一辆小小面的。司机问到哪里,我说家庭地址他也不知道,总得找个有标志的地方告诉他:南山路教堂一带。这位司机可够狠心,到了教堂死活不走了,收了钱便绝尘而去。其实这里离我家至少还有2里地。无奈,背着沉重的“生铁”机器,在晨光里艰难移动,那无名火就要把自己烧焦……
回到家,看到夫人开门时那热腾腾的欢喜,心里的怒气烟消云散。大人孩子迫不及待地将包装打开,那崭新的缝纫机头,冰冰的,滑滑的,摸上去是那种沁人心脾的滋味。诗与远方让人憧憬,家与炉火就是远归人的美梦———家人欣赏着向往已久的缝纫机,心花怒放,乐出滿世界的笑声。
富有的象征,幸福的摆设,当年的许诺兑了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夫人美滋滋地如获至宝,从此,小孩子的衣服,就没有再花钱买,都是自己做。量量裁裁,缝缝补补,裤子长了改短,袖子短了加长,床单、被套、窗帘、围裙……缝纫机成了夫人的好帮手。街坊邻居、朋友同事有修改的旧衣服,只要拿来,搭工搭料搭时间,有求必应。她给外人忙活,我给家里忙活,买菜做饭带孩子,我倒成了一把手。忙大了,我就想,早知这样真不该买缝纫机!可是夫人高兴,她买来一本《服装裁剪法》,一有空,不是对着书本用纸学裁剪,就是用旧衣服练车缝。霞光乍露的清晨,她脖子上围着皮尺,手里卡着剪刀,翻改着同伴的衣物;万籁俱寂的深夜,脚踏缝纫机的声音伴着昏暗的灯光,花布变成了漂亮的衣裳,女儿兴奋,同事艳羡。特别见到女儿穿着她缝制的裙子,参加面试,一举中的;欣赏同事穿着她改制的连衣裙在美国探亲的照片,漂亮大方,整个心就像灌了蜜糖一样。夫人用心血缝纫着儿女的前程,缝纫着工友间的情谊,她觉得缝纫机的“嗒嗒”声,就是一首令人振奋的进行曲。
时光,随着缝纫机的歌声,来到物质丰富、“做”比“买”贵的今天,大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缝纫机基本失去了它当年的功效。多次搬家,陈旧家具各种杂物,不断清理。缝纫机,从平房搬进了楼房,从市里搬到了郊区。孩子们回家,嫌它占位置,不协调;有人愿出100元钱购买,夫人仍然痴心不改:“飞人”跋山涉水从上海飞到我们身边,立下汗马功劳,怎能忍心丢弃?搬进鹿鸣小区,连传家宝玻璃砖大柜、精致梳妆台都未能登堂入室,唯独对一台沉甸甸的缝纫机,恋恋不舍。仔细想想,“飞人”已经不单纯是一台机器的重量,它沉淀着爱情、亲情和友情,沉淀着浓郁的温暖气息,绝对称得上是人生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在繁华深处,它缠裹着岁月的牵挂,凝结着刻骨铭心的欢乐,始终是我们沉甸甸的眷爱。夫人为“飞人”缝制了机罩,在生活的扉页上,缝纫机一直珍存着阳光般的绚烂!
新闻推荐
烟台果品奏响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最强音 展会首日签订合同金额60万元
本报讯(通讯员薛云鹏摄影报道)9月11日,由农业部主办的以水果推介活动为基础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盛大开幕。烟台市以烟台苹果为代表的特色果品连续七年在山东组团上“唱主角”。合...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