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宇
易峰是我高中时的同学。当年在石桥中学时,他和另一师兄鼓捣着搞了一份油印小报,团结带领了一拨文学爱好者,每周星期三聚集在学校行政办公楼左侧一间僻静的教室里写稿、改稿、交流心得,不亦乐乎,心中的文学梦发出了芽苞,拔节,生长……如今,转眼20年过去,世事变幻,白云苍狗。大学毕业后,易峰虽然遭遇了求职、辞职、流浪的生活波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文学梦想,始终还能平心静气地捉笔涂鸦。
仅此,我以为易峰是幸运而坚韧的。特别是在经受现实的辗轧后还依然心怀良善、温暖,从他创作的诗集《巴河之滨》,不难读出他的一片赤情。
由于易峰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从容的内心境界,加之不断丰富的阅历,我一直相信他能写出有底蕴、有温度、有情怀的作品。我案头的《巴河之滨》印证了我的判断。就文本本身而言,《巴河之滨》的80首诗歌作品,在整体布局上显得十分自然而又规整有序,内容丰富,摇曳多姿,笔力雄沉,情感暗涌——我想,年近不惑的易峰,其文学之路恐怕早已走出了“梦”的阶段了吧!
就诗风而言,易峰在对日常经验的叙述中,常有灵动的诗思闪耀其间。历史的遗迹与现实的灯光交织在一起,使他的诗呈现一种浓烈的人性美与深厚的历史感。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情感体验时,易峰擅于在惶惑的现实中忠实于内心的真切体验,通过对现代生活中斑驳景象的立体呈现与多维叙写,他常常就能呈现在温暖与冷酷双重压迫下小人物们心灵无法愈合的裂痕。开卷部分第一辑“扭曲的炊烟”中的20首诗歌,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其中的《父亲去巴河捕鱼》这首,如一块肌质结实、纹理清澈的彩贝,通体闪现着动人的光晕。
如果说第一辑是以“炊烟”的“扭曲”隐喻时代洪流中故里底层小人物的命运的话,第二辑“巴河”则以写实的手法探触乡愁的柔软“部位”——我深以为,这正是整部诗集的“结穴”之处。本辑的20首作品,有的从生身地场景的回忆切入,有的从一处不起眼的山峁收笔,有的则是由巴河水冲开了作者的思乡之闸……以一般识见,大凡河流所在,皆能孕育一方文明,大至长江黄河,小到州河巴河。而巴河在易峰眼里无疑是具有母体神圣地位的。在易峰的诗里,巴河之水与作者梦境里的“大海”有着感情上的身份对应。作为代表异乡与故乡、此身与母体的海水与河水,除了具有相同的“繁衍生命”的自然原始能动外,又具有社会化的“一脉相承”的血缘联系。
第三辑“倒立的血印”,乍一看,不禁惊异。此辑20首,易峰描述了他在外求生的种种艰辛,那诸多的屈辱和他的顽强抗争,那复杂幽微的人性和苟且撕裂的人格……挣扎与厮搏中,血色现实竟然使诗人在恍惚中回到夕阳下的故乡!且看《给我喝一杯水》:“仁慈的小贩/麻烦给我喝一杯水/我攥紧的拳头擒着/一枚硬币是我的想象……”这就是严酷现实,没有钱连杯水也喝不起,硬说自己给了老板一枚硬币,却被识破“机关”。处境危难,易峰想到了家,想到了故乡。他所寻找的也不是精神避难的伊甸园,而是一种更为紧张纠葛的精神故里。从远方的故乡到当下之地,是生活环境的变换,也是时空的转移,更是生命宿命般的迁徙,都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一道隐而不见却深刻绵长的倒立着的血印……
在第四辑“遗落的水声”中,诗人面对现实而漂泊的喧闹人群是缄默的,他似乎被生命里某种倔强的东西掌控着,从而与他人保持着一定距离。所以,他看到海滩上的“一只贝壳”是缄默的,他感受到的沉重的命运感也是秘而不宣的,而这正是诗人保持个体精神主体高度的重要依赖。《捉螃蟹》诗中“横走、惊慌、躲避人”的“咝咝吐泡沫的小蟹”既是诗人对孩提时代记忆里事物的进一步回忆,也更加剧了诗人远离故乡后因“漂泊”而给心理上带来的“不安”。因此,他不得已要在故乡遗落的水声里安妥自己的灵魂。
从回忆里的现实到此刻身处的现实,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形态终将趋于某种归宿(某种永远在路上的不能结束的旅程),而易峰也在精神的返乡途中不自觉地走向他所意识到的归宿:从大海的辽阔到一条河的窄小——“瘦”,即肉体的简化和心灵的净化。“瘦”是生命自我吸收消化精神淤血和生存障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一个“瘦”字,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作者生命和情感进行精炼、梳理、总结的过程。
易峰对生身地满怀挚情,但对烟台也是有深厚感情的。他在烟台另觅工作,结婚生子,经历了人生重要的阶段,收获了喜悦,同时也遭遇了亲人的生离死别。易峰在《在烟台生活的理由》的结尾写道:“这里完成人生的种种仪式/不是在让我/留恋往返的达州,不是令我回味/悠然的成都/也不是在让我午夜梦回的巴河/大概上帝是为了让我/加速领悟无常吧。”的确,没有一个地方,能比烟台更能给易峰以无常之感了!他拥有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生命经验、精神气象和话语秘密。易峰的诗歌是独具个人主体性的,因为他的生命里始终保留着从未淡化的一种东西,就像他的诗中所写的“倔犟的酸酸甜甜”。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王军王丽娜)近日,芝罘区军休二所举办一场书画展,喜迎十九大。区军休二所负责人说,区军休二所老干部已进入耄耋之年,满怀喜悦和自豪之情,不顾炎热酷暑,精心创作,挥毫泼墨...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