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大量市民赶到2017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现场“寻宝”,琳琅满目的文化创意产品销售火热,不少市民在淘宝中得到实惠和乐趣,也体验到中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鲜活魅力。昨天上午,在展会C馆大师坊,海南残疾大学生创业团队展区展示、出售的“椰壳餐具”吸引众多市民询价、购买。“用椰壳制作的勺子、碗筷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感觉挺有创意,用来吃饭也天然、环保,价格也非常便宜。”购买了一包椰壳产品的市民宋丽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战利品”。“椰壳餐具不仅绿色环保,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充分发掘了椰子壳的资源价值,集实用性、新颖性、欣赏性于一体。而且椰壳质地坚硬,不变形,成品也很低廉,平常百姓都能够买得起。”海南残服爱心小椰壳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斯江向记者介绍说。民间工艺品植根于民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象的物质转换方式,代表着民间民族文化的大美和追求,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我们这次民博会的招商组织工作,在把握国家级艺术展会的参展层次和艺术水准的同时,积极吸收邀请更多贴近百姓生活,更为纯粹的民间艺术品类,让广大市民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大师的精品力作,也能在淘宝中得到实惠和乐趣,从而更好地发挥民博会普及、弘扬、传承、发展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功能,体验到中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鲜活魅力。”据组委会副秘书长、烟台市文联秘书长张华告诉记者。在胶东花饽饽展区,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传统胶东民俗面食被创意设计出鲜艳、丰富的造型,许多市民留下商家电话和微信,便于日后咨询订购。“我们的经过研发和创新,采用了新鲜的瓜果蔬菜汁作为颜料调色,花饽饽没有任何色素的添加。”创意花饽饽制作者辰月告诉记者,“这种花饽饽因为融合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营养成份,所以营养更丰富,口味更独特,造型也更美观大方,所以赢得了许多市民的喜爱。”在C馆传统工艺综合主题馆,66岁的马莉娟专程从芝罘区文化路赶到国际博览中心,她在一家名为北京福人福地的展区购买了对联、福字、灯笼等民俗文化产品。“在这里我能找回满满的童年的记忆。”马莉娟告诉记者,“我们小时候过年年味儿特别足,皮老虎、门神、福字、灯笼,这些东西一样不能少。每年我来民博会都喜欢买一些民俗产品,特别有小时候的感觉。”“民博会的宗旨就是让民间工艺回归民间,我们所有的产品均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面向最普通的老百姓。”北京福人福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高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民博会的平台,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底蕴,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系列高水平、高密度文化展演活动也在今年民博会中亮相。组委会特别组织了中国杂技家协会文化惠民专项演出;振兴京剧码头———中国国家京剧院烟台票友会;2017百城旗袍暨爱心使者山东决赛;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委员会第32届年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公众接待日活动、山东剪纸艺术展等,使本次民博会的参与性更强、趣味性更浓,让广大市民能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系列高水平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文化交流,生动展现了烟台文化内涵、烟台文明城市风采,使广大市民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在家门口享受传统文化饕餮盛宴的同时,得到高雅的文化熏陶和艺术享受。YMG记者钟嘉琳在民博会上,市民欣赏景德镇陶瓷。YMG记者初阳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9月23日、24日,烟台市第二批科级党员干部德廉和党风党纪知识学习测试在烟台大学举行。此次测试范围为各县市区在职正科级党员干部,以及市直机关...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