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厉害了,这些老人 生活偶拾

来源:烟台晚报 2017-11-14 09:41   https://www.yybnet.net/

人有所好,老有所乐。有这么一帮老人,平均年龄73岁,志愿凑在一块儿,拉拉唱唱,有时在屋里,有时到集头。这帮人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之分,没有经师拜艺,可当一起演奏时,无论是音调的高低还是动作的运用,都能做到整齐划一,俨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乐队。

季秋的一个上午是初家集市,又恰逢是双休日,赶集的人较多。9点过后,在莱山区都市广场前面,围着一堆人,远远就可以听到器乐的演奏声,走近一看,七八个老人正坐在那里,一板一眼地演奏着人们熟悉的吕剧戏曲。器乐有坠琴、二胡、三弦、洋琴、大地琴、笙和笛子,还有小鼓和扬声器。每人前面都有一个铁支架,上面安放着一个琴谱。拉坠琴的我熟悉,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名叫刘树连,还有拉二胡的是河东村的孙茂朴,其它的我都不熟悉。坠琴是领弦的,说到这里,我想起当年有句戏语:“坠琴一响,脑袋碰到门框上”。说的是早年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到了冬天农闲时,有条件的村子就排练戏剧,多是吕剧,春节期间串村演出,晚上坠琴响起,说明剧开演了,吃饭晚的人家就拼头舍命往剧场跑,不小心头撞门框,形容急切的心情。

以前乐队都是男的,令我感到惊奇的是这支乐队中打洋琴的竟是个女的,并且几乎不看琴谱,两个小锤头飞舞着发出铮铮的声响。后来知道她今年78岁了,高新区南寨人,名叫孙佩巧,她老公今年75岁,两口子轮着上场。鼓老是75岁的于老先生,他打了一会鼓板后,又换上另一位老人。下场后的于老先生晃着脑袋,来了段《马大宝醉酒》。之后,又有几个拉弦的,也情不自禁地放下手中乐器来了几段,博得了阵阵掌声。据说其中有几个会好几样乐器呢,已有大把年纪了,还真有两下子,不服不行啊。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是汉乐府《陌上桑》中从侧面描写美女罗敷的诗句,再看这里,10点过后,观赏的人多起来了,有些提袋的、背包的,抱小孩的,拖小车的,都停在这里听。有几个年约60岁的妇女,干脆放下手中的东西,争着唱几段,多是人们熟悉的《姊妹易嫁》、《小姑贤》、《李二嫂改嫁》、《梨花泪》等曲目。有几个年青人,拿着手机不停地拍摄。将近中午了,人们才恋恋不舍地散去了。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俺村演旦角的英姑为了练好甩袖这一基本功,就在家里找来两条白面袋系在袖子上,对着镜子练,有次不小心甩袖拉倒了桌子上摆放的暖壶,掉在地上砸碎,被母亲狠狠训斥了一顿的事。

刘老师告诉我,他们这帮人的组合,经历了十年的磨合,起初并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多的乐器,仅有三两段二胡,后来增加了洋琴,各人单独拉弹时还可以,一凑到一起,就不一样了,有的不会定弦高低,有的不会运用抽送弓,结果演奏起来,简直有些“鬼哭狼嚎”的感觉。后来,大家商议,先练好基本曲目,练一阶段合一阶段。这期间都卖力了,如曲家庄村的姜明乐,从65岁就开始练习,每天坚持练到晚上10点,第二天4点再接着练。怕影响别人休息,就用一块布头塞在琴筒内,以降低声响,近70岁时才跟上了乐队。孙佩巧和老公边练边切磋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基本形成能拿得出来的乐队了。这里还就感谢河乐村委,给他们找了好地方,每周能坚持三六下午一起活动。

十年辛苦无人问,一片琴声路人知。听说,这帮老人今冬准备好好练练,明年要走出初家圈,能参加点演出更好,反正大家的心是热的。厉害了,这些老人。房宗惠

新闻推荐

“烟台社情之旅”活动走进解甲庄

本报讯(通讯员吕冬华YMG记者刘洁摄影报道)为丰富“外国人及海外侨胞在烟帮助计划”服务内容,创新涉外公益服务领域和工作方法,市外侨办国际交流中心联合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三校...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厉害了,这些老人 生活偶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