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烟台市正在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据省、市部署,聚焦“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本报于7月30日、31日,8月2日,先后派出13路记者,进入13个县市区政务服务窗口,集中开展暗访。
此次本报派出的13路记者,现场记录群众办事遇到的难题,直击不担当不作为、办事拖拉、消极应付等顽瘴痼疾,以新闻舆论推动“一次办好”改革改出新气象、落实抓出新成效。1路记者赴芝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厅:补办社保卡,最少跑三次作为时常用到的社保卡,丢失补办或者损坏补办的程序有些麻烦,无法一次办好,时间也相对较长。7月30日下午3点10分左右,记者来到芝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厅,以社保卡补办为由,咨询社保卡窗口工作人员。“带身份证去发卡行办理。”窗口工作人员解释道。“听说时间会很长,要好几个月,是这样吗?”记者问。“对,具体办理时间要咨询银行。”工作人员回答。“那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啊?”“因为是统一制卡,不是为个人制卡,需要批量做卡。”工作人员回答。
其实,在大厅一角,社保卡发卡行之一的中国银行有网点。当记者表示需要补办社保卡时,银行工作人员回答,这里办不了业务,需要去别的中国银行网点。“魁玉路上就有一个,先去预约,然后通知你哪天去,你哪天再去。”工作人员说。“社保卡再也不敢弄丢了,补办太麻烦了,社保窗口跑一次,银行预约跑一次,去办理还得跑一次,请假一上午还办不完。”旁边一位办事市民小声说道。“是啊,明明有个中国银行的点,却不办业务,只卖理财,这大热天的还得去银行排队。”同行朋友表示。2路记者赴莱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支付方式单一,只收现金带来不便手机支付时代,很多人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而在莱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手机支付却无法进行,给不少市民带来了困扰。
7月31日上午8点32分,记者来到莱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民卡,在叫号机上取到23号。办理的过程中,窗口工作人员表示需要10元工本费。但是用惯了手机支付,记者并没有带多少现金,翻包之后凑出10元现金。“不能用手机支付吗?”记者问。“不能,只能用现金。”工作人员回答。
在交完10元工本费之后,记者也没有额外的现金进行充值,只能换到现金后再来一趟,或者去别的网点进行充值。“我第一次来办理也是这样,用支付宝跟旁边的人换了100元,才完成充值。现在买个馒头都能手机支付,可见技术上并没有难度,为啥政务中心里就行不通呢?”正在等待充值的一位市民说。3路记者赴牟平区政务服务中心:叫号机“不叫号了”更优质的服务,才能让群众更加满意。为缓解业务窗口拥挤和堵塞现象,不少窗口单位已安装“窗口排队叫号机”,让办事环境秩序井然。
8月2日下午2点,记者在牟平区政务服务中心看到,一楼中心大厅共有2台叫号机,此时大厅内已有不少市民取号后,到所属窗口排队等候办理业务。记者来到位于一楼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区,准备在该服务区前的叫号机上取号,却发现眼前这台叫号机已“停止工作”。记者看到,该机器页面显示“此程序无法显示网页”,记者不能取号。最终,记者只能选择到其他业务区的叫号机前取号。半小时后,记者再次回到该叫号机前,其仍处于无法使用状态。4路记者赴福山区崇文街的福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班时间聊天本应按时到岗开放窗口为群众服务办事,却有多位工作人员不明原因迟到,并聊天。7月30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位于福山区崇文街的福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对该中心工作服务情况进行暗访。
当日下午,该中心共有5个岗位摆放着所办业务名称牌。2点整,记者在该中心内看到只有两个业务窗口坐着工作人员,其余3个窗口,即准生、流动人口、独生子窗口处于无人状态。在随后的5分钟内,其余3位工作人员陆续抵达岗位。3位工作人员坐到各自岗位后,便开始聊天,多与工作内容无关,其中内容涉及电视剧。这一过程持续了约半小时之久。(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吴西西和柳涛年貌相当,帅哥靓女,站到哪儿,都是一道风景,婚后又生了一对龙凤胎,用算命的话来说,这是真真正正的“上等婚”。谁想...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