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闷热天气,很多人选择待在空调屋里。家住白石村的周先生最近4-5天早晨,喷嚏、流涕不止,有时还咳嗽。他原以为是空调吹得太凉感冒了,可吃了几天感冒药并不见好转。去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一查,才知道原是蒿属花粉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发作。
每年“立秋”前后,各大医院又将迎来各种因夏秋季花粉引起的过敏性患者。该如何防控过敏?在今年的“中国过敏防治周”里,听专家普及有关过敏性疾病的科普知识,并讲解该如何防治过敏性疾病。
YMG记者王鸿云通讯员李凌峰
夏秋交替,过敏患者增多
过了立秋,19岁的大学生小林又开始每天鼻塞、咳嗽、流涕、眼痒、打喷嚏,这种情况在最近5年里,每到立秋前后出现,持续2-3个月好转。他自幼就吃苹果、桃子、大枣这些水果会出现口麻、恶心、耳鸣的症状,重的时候会出现全身皮疹。
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孙月眉介绍,这就是典型的花粉-食物变态反应综合征患者。经过过敏原检查,也证实了小林对艾蒿、葎草等秋季花粉过敏。“每年的八月,是‘夏秋季花粉症\’的爆发期,此后的三个月内,许多人将被眼睛痒、鼻痒、喷嚏、流鼻涕、鼻堵、咳嗽、憋气、喘息等症状所困扰,严重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孙主任介绍,部分患者会因哮喘严重发作而急诊治疗,部分合并水果和蔬菜过敏的花粉症患者,甚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导致的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
延误治疗,误将过敏当感冒
然而,令人颇为担忧的是,就像周先生一样,好多人把这种过敏症状长期按“感冒”、“支气管炎”误诊误治。
“殊不知导致这些症状的元凶其实就是路边及山坡上那些杂草花粉,如艾蒿、蒲公英及拉拉秧的花粉。”孙月眉主任介绍,过敏性疾病是常见病和全身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各种过敏性皮肤疾病、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全世界有`20%-40%的人口被过敏问题困扰,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的过敏性疾病发生率也在逐渐增高。
为此,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北京变态反应医师分会、腾讯(深圳)科技联合数十家媒体和医药公司于2016年8月13日共同宣布:每年8月的第二周为“中国过敏防治周”。中国过敏防治周的标志是由“蒿草”和“葎草”组成的图案。
防治过敏,重视健康教育
该如何防治过敏性疾病?据悉,2018年“中国过敏防治周”的主题是:“防治过敏,深入基层,健康中国行”。孙月眉主任介绍,过敏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要规范使用吸入激素、鼻用激素等药物控制症状,对尘螨、花粉、霉菌等难以避免的过敏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更主要的是要重视平时的健康教育。
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者平时一定要勤洗换被褥。孙主任介绍,而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里,一定要注意在平日的出行中做好防护工作,戴护目镜、口罩,用阻隔剂,提前2周开始使用鼻用激素、吸入激素等预防性药物等。
防治过敏,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平时的健康教育。很多人因为对过敏性疾病的不了解,而误将过敏当成感冒、支气管炎等来医治。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成立于2004年,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专业科室。近两年“中国过敏防治周”之际,更是广泛进行科普宣传与义诊。今后,还将继续在每个月的第二个周六下午进行相关科普讲座。
规范治疗,正确找到过敏原
孙主任提醒,过敏性疾病是指由变应原(过敏原)引起的机体异常免疫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尘螨、食物、霉菌、花粉、药物、宠物皮屑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而感染、服装面料、装饰材料、烟雾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因此,想要正确的防治过敏性疾病,患者必须要经过正确的诊断,准确找到过敏原。
去年年底,一名8个月大小的婴儿身上反复起湿疹,当时被判断为对牛乳过敏。在变态(过敏)反应科,医生给孩子做了牛奶、鸡蛋、花生、尘螨等共计十种常见的过敏原检查,发现孩子其实是对鸡蛋清过敏。“孩子断了与鸡蛋清相关的食物后,湿疹很快就好了。”
在此提醒,过敏性疾病诊断一定是把患者的过敏性疾病的病史与过敏原检查结果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才会帮助患者找到病因。不要仅仅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判断,盲目避食,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要做好防护,必要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高少帅)昨日,从市食药监局传来消息,全市1700余家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食堂以及量化等级较低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