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王聪 朱先俊 李晓萌)8月31日,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以下简称烟台片区)挂牌两周年之际,烟台片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培育“种业芯片”、开拓海洋高端装备等层面深度经略海洋,为两地乃至全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积累新经验。
“海南素有‘南繁水产硅谷’之称,崖州湾科技城更是其中翘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成立两年已签约落户南繁相关项目65个。烟台片区海洋种业产业优势突出,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占全国5/81(含淡水),在全国县域范围密集度最高。此次双方启动线上签约,意味着两地从地域间‘邻里关系’正式升级为‘队友关系’。”烟台开发区海发局海洋渔业管理处处长张颖介绍,双方以蓝色种业基地为抓手,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深化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方向转变,引导渔业向深远海拓展、向绿色高效转型,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经略海洋特色牌和种业翻身仗。
以蓝色种业为特色,烟台片区学习借鉴“南繁”模式,围绕鱼、参、贝、藻四大海洋经济生物,构建集“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打造海水鱼、海参、海水贝类、海藻现代化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打造中国“北繁基地”。同时,引导双方种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海洋牧场建设单位联合,建立种质科技创新中心与支撑服务平台,打造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监管、繁育、中转、流通等功能于一体,服务国内外海洋种质资源进出境业务的综合平台。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海洋开发迈向深远海的支柱产业,双方的联动创新将在深入探究传统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引导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端领域转型,培育“油转渔”“油转文旅”等新业态,逐步形成“海工+”新模式,打造技术先进、分工专业、集约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助力建设海工装备制造之城。
“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研发的‘开拓一号’,在我国南海西沙海域实现了深海采矿不需人工操控也能自主行走。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的‘蓝鲸1号’\‘蓝鲸2号’,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双方的联动创新必将如大国重器一般在深海劈波斩浪。”张颖说,烟台片区与崖州湾科技城通过双向“借智”、企业“跨界融合”的方式,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联动,构建起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海洋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信召红通讯员李鹏祥摄影报道)“真没想到,现在用电子营业执照办业务这么方便,省时又省力!”8月23,烟台俊希...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