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山东宏范体育文化运动产业园——山东省篮球训练基地顺利落户烟台。
说起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各个年龄组全面覆盖的训练基地缘何花落烟台,市体育局局长郑俊杰最有发言权:“烟台,有着悠久的篮球运动历史,这里的人民有着浓厚的篮球情结,这里孕育出许多优秀的篮球人才。做大做强篮球运动,既是我们体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烟台市体育系统为民办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使命担当。”
篮球之乡
再掀全民热潮
烟台有着“篮球之乡”的美誉。昔日,市民对于篮球的狂热,从站在墙头上看球赛就可见一斑。烟台人懂篮球、爱篮球,但更需要人扶持篮球。如今,为让群众满意,烟台市每年组织的市县两级篮球赛事活动就有100多场,民间自发组织的篮球赛事也在百场以上。为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到高水平赛事,今年5月8日-12日,烟台市承办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男子U22篮球预赛,5月9日-16日承办了2021年全国U15篮球比赛女子组预赛烟台赛区比赛,满足了烟台球迷在家门口观看全国最高水平篮球赛事的心愿,使烟台再次成为全国最火爆主场,金牌球市。
近年来,市体育局持续加大篮球工作推进力度,聘请原八一男篮队长、国字号教练范斌为烟台市篮球运动协会副会长,烟台市青少年篮球总顾问;开展篮球志愿服务活动,让篮球明星进社区、进校园,进一步带动烟台社会篮球、校园篮球的发展;在烟台市91所中小学开展篮球特色项目,其中省级篮球特色学校27所,国家级篮球传统特色学校1所……
少年强则国强,为加强校园篮球工作,夯实篮球高水平人才培养输送网络,2020年5月,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制定《市体育局 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推进青少年篮球工作的意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篮球普及为导向,借助体教融合大力推动校园篮球发展,扎实筑牢烟台篮球发展制度基础、人才基础、设施基础和社会基础,为持续提升烟台篮球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提供了强大动能。
为加大篮球特色学校争创力度,烟台建立起“市、区(市)、校”三级联赛体系,新建了54处篮球场地,明年要创建篮球特色小学、初中各60所。
筑巢引凤
体育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产业是当前最具融合性、最受各界关注的体育论题,同时也是优化体育营商环境最为重要的领域。山东省篮球训练基地顺利落户,初衷也基于此。
基地建在烟台,不仅可以带动更多青少年学习篮球、了解篮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基地建成,带来持续经济效益。“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高水平训练基地,可以吸引大批优秀篮球人才来到烟台,扎根烟台,厚植烟台原本“肥沃”的篮球土壤。而好的场地设施,为举办国际性大型比赛提供了坚实平台,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带来的“粉丝效应”,不仅可以带动烟台篮球整体发展,更可以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经验,深度挖掘青训,提升烟台篮球的竞技水平。而举办比赛带来的食宿收入、广告收入、门票收入以及相关衍生产品销售,将会给烟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此外,高水平比赛或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来到烟台,势必会让更多人的目光聚焦烟台,“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的城市名片也会让更多人熟知。
“体育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体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擦亮体育窗口、提升体育社会形象、办人民满意体育的重要途径。”郑俊杰表示,“今后市体育局还将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走出一条贴合烟台实际的篮球发展路子,重振烟台篮球事业辉煌,重塑烟台篮球之乡美誉,将篮球建设成烟台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推进篮球赛活动与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美丽乡村、社会公益等多元融合发展,提升烟台城市影响力、知名度和国际范。”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新闻推荐
寒冬送温暖,“救助”在身边 烟台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纪实
冷风中有我们的脚步,大雪里有我们的身影,寒冬里送去的不止是温暖,还会带来家的团圆。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