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侯姣姣 摄影报道)近日,烟台巨祥应急装备产业有限公司与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签订《代办服务委托书》,通过“一对一”管家精准服务,在周日顺利拿到了巨祥应急装备产业园项目施工许可手续,项目如期开工。“高新区的帮代办服务解决了企业办理施工手续人员缺乏、操作不便的实际困难,工作人员百问不烦、主动靠前,真为高新区的审批速度和服务点赞!”项目负责人张经理感慨道。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拿地即开工”改革,紧紧围绕“三个聚焦”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效能,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不断提高企业办事体验度和幸福感。
聚焦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高新区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在深入研究各审批服务事项材料清单及办理流程基础上,对相通、相融、相似、重复的事项进行有效整合,大力实施“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告知”。目前施工许可(含质监、安监)场景下的申请材料由之前的分别办理需要累计20件压缩至6件,办事环节由6个压缩至1个。
聚焦流程再造,缩减审批时限。着眼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在不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拿地即开工”模式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界限,推行“一链办理”,设立“双全双百示范区”,力推“拿地即开工”,挖掘“立项即开工”。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大力实施不见面审批,着力落实马上办、立即办、即时办。通过系列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综合用时节省60%以上。
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全面落实“导办、帮办、代办、兜办”四办机制,结合“我为企业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微服务站”,围绕企业需求较高的“微实事”、优化企业诉求集中的“微服务”,将宏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微观层面创新突破,将服务做细做实。同时,设立帮办代办联络员,推出“一对一”管家服务机制,先后召开审批专题辅导会40次,为25个市区重点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服务方案,通过“点对点”精准指导企业办理各项手续,实现政企融合去门槛、暖心服务到心坎。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摄影报道)近日,市民杨女士向烟台民意通热线6601234反映,周末到莱山区凤凰山公园游玩时遭遇了停车难,迫不...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