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到郊外租一小块菜园,种上自己喜爱的瓜果蔬菜,领略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网上“种菜”、网下收菜的农耕乐趣,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昨日,记者在蓬莱南王街道三包家村的包家岭看到,原本百亩荒山被白色栅栏分割围成若干个约60平方米的方形菜园,菜园之间,灰砖铺成的休闲通道充满了田园风情;附近水塘内的水经灌溉设备引入园中,增添了耕种的乡村气息……曾经在网络中风靡一时的“开心农场”,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只有130多户村民的小山村,过去集体经济薄弱,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而现在,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荒山秃岭变身城里人的私家田园。
“现在城里人都时兴绿色、健康的东西,建设‘开心农场\’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村党支部书记包乐银告诉记者,去年村里按照“总体规划、自主经营”的思路,以土地流转的形式调整了200亩荒地,由村集体统一建设以农耕体验为主的农业休闲园,通过对外出租的形式,让城里人到乡下来种菜。
“这样既让城里人收获了‘自家\’地里种的新鲜蔬菜,还为村集体增收开辟了新路。”包乐银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先期开发的200亩荒山分成近2000块小型菜园,每块年租种费用800块钱左右,这样每亩收益就达16000元,每年村集体增收150多万元。”
“集体受益是小,村民受益最大。”包乐银表示,农场推行“市民认领,村民代种”、“市民闲时自种,忙时村民代管”和“市民自种”三种模式,城里人要是没功夫管理菜园,可由村里代管,这样村民就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记者采访时,几名村民正在园内锄草,村民包同东说:“俺以前在城里打零工,收入不固定,现在成了农场的合同工,专门管理菜园,一年下来能收入四五万块,比在城里多赚不少呢。”目前,已有50多名村民像包同东一样成为农场的合同工。
“建设‘开心农场\’最终目的是反哺兴村”,包乐银介绍,今年村里先后投资70多万元,拓宽、硬化了进村主路和小街小巷,清淤、浆砌了河道,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和600平方米的篮球场,村庄大变样,群众生活更美了。
在三包家村人眼里,“开心农场”只是他们荒山开发的第一步。作为“蓬莱美丽乡村”重点创建村之一,村“两委”还谋划了更大蓝图:未来向休闲化和景区化方向发展,打造“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乐”的田园式生态农业格局。按照规划,要建设农业休闲园,不仅有苹果、大樱桃等特色采摘园及休闲垂钓区,还有农资超市、特色厨房等配套服务场所,为人们提供观赏、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等休闲服务,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眼下,小山村的荒山经济账越算越划算:农业休闲园形成后,荒山秃岭正在变身“绿色银行”。
YMG记者凌云鹏通讯员张绍贤高林骆功信宋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孟宪臣通讯员徐胜利王冬梅张军苗)近日,蓬莱供电公司与蓬莱阁街道抹直口、水城等社区联合,开展“5+2”共产党员彩虹服务队志愿行动,为300多...
蓬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