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张韬摄影报道)“有些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需要就诊,只要是找到咱,不管是远是近,还是下雨下雪,咱就马上出诊。”刘书义说。类似的“小事”在刘书义的行医生涯中不胜枚举。过去农村医疗条件特别差,老百姓生活本来就特别不容易,看病还要跑很远的路到医院去。刘书义就决心把村里的卫生工作搞好,指导村民以预防为主来控制疾病,用偏方、针灸、中草药配合治疗,减轻老百姓的负担。2011年,刘书义被合并到小门家镇岳家圈村卫生室,他的工作更忙了,平均每天有二三十个病人,有时候夜里也要出诊。尽管刘书义已经年届古稀,却从未落下一次叫诊。
刘书义原先所在的大刘庄村很偏僻,离上级医院也比较远,他内心默默打定主意,一定把村民的身体健康搞好。为此,他刻苦钻研中医医理,不仅练就一身精湛医术,还掌握了大量偏方。行医过程中,坚持“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诊”,让乡亲们少花钱治好病,能用中医辅助疗法治疗的,他决不让群众吃药,能适用偏方的,他决不让群众乱花钱。扶危助困、淡泊名利,赢得百姓点赞。有一年,本村刘春平的妻子得了肝硬化腹水,大医院也无能为力,只好回家准备后事。“这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怎么能随便就放弃了。”村医刘书义一天一夜没合眼,反复查阅医书、研究药理,慎重开出一个偏方,仅用了十二副药就将她的病情控制住,使她的生命延续了20多年。为帮助困难家庭,在为百姓看病之余,他还坚持上山采药,制成草药免费提供给经济困难的患者。刘书义凭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大大降低了乡亲们看病的费用,治疗效果还特别好,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他看病。城里很多大药房都高薪聘请他去坐诊,但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挂念着村里的老百姓。凭着多年来的真诚付出、默默奉献,2012年刘书义荣获蓬莱首届“十佳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在近50年的行医经历中,他心系群众、服务乡梓,为成千上万的群众摆脱了病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塑造了一名乡村医生的光辉形象。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16日讯(通讯员绍贤浦涵世波YMG记者新国)今天,记者在蓬莱市圣豪家纺有限公司厂区内发现了这样的“怪事”,紧连该厂排污口一个人工修建的水池里,数条鲤鱼、...
蓬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