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蒋言芳摄影报道
昨天,记者走进栖霞市松山街道后铺村李桂美家时,今年71岁的李桂美正坐在床边,拉着儿子李晋大的手,黯然落泪。李大妈说,按照医生的嘱托,该送儿子去医院做血液透析,但这一次的透析费至今没有借到。李晋大是位聋哑人,父亲早逝,与母亲李桂美生活在一起,5年前他被确诊尿毒症。无钱根治,只好长期做透析,延续生命。治疗费用已经花光了这个拮据家庭的所有积蓄。
帮3个小叔子盖房娶妻
空旷的房屋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墙面发霉长出了青苔,窗上的玻璃摇摇欲坠。在记者与李桂美谈话时,李晋大一直安静地坐在一边。“他先天性聋哑。”李桂美解释说。
李桂美的丈夫是家中的老大,弟兄四个。李桂美说,她刚嫁到李家时,公婆相继去世,剩下三个到了结婚年龄的小叔子。那时候,在农村结婚要有房子。“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叔子打光棍”,李桂美跟丈夫一合计,决定盖房子。他们东拼西借,四年间先后给3个小叔子一人盖起了四间大瓦房。在她的操持下,小叔子们相继结了婚。
为了给小叔子盖房,李桂美家年年借钱,儿子的事儿也放到了脑后。当时,李晋大刚辍学的时候,有亲戚提出可以把他送到聋哑学校去,至少能学点儿知识,有个一技之长,将来有自理能力。但因为家中实在穷,李桂美始终没有这样做。
丈夫去世,儿子突患尿毒症
1995年,李桂美的丈夫突然被检查患了胃癌,一次大手术后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床上一躺就是10年。10年间,全是李桂美操持着这个家,下田劳作,照顾两个男人。2005年,丈夫去世了。
丈夫去世两年后的一天,李晋大突然发高烧。开始以为是感冒,也没有当回儿事,李桂美说,起初只给李晋大吃了点儿退烧药。但几天之后,李晋大的病情越来越重,还伴有血压高、浑身肿等症状。李桂美只好带着儿子到栖霞医院检查,经医生确诊李晋大患上了尿毒症。他在毓璜顶医院住了半个多月,花费2万多元,又转回了栖霞市人民医院,花费近万元。最终因无钱治疗,李晋大把儿子领回了家。
尿毒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换肾,可近10万元的手术费对于李桂美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李桂美只好选择定期给儿子做血液透析。医生建议李晋大三天做一次,一次需要500元左右。这对于李桂美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为了尽量降低费用,李晋大只能一周做一次。
为了省钱,没吃过鱼和肉
李桂美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等,身体越来越差。为了儿子,李桂美还得坚持天天下田劳作,家里2亩多地,种了半亩苹果,剩下的种点儿粮食,算下来,一年的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只够儿子一个多月的透析费用。
为了赚钱,李桂美一有空闲就到村里的纸箱厂打工。订一个纸箱2分钱,一天能赚10元钱左右。“不管到哪里干活,我都提前跟老板讲明,干一天活给一天钱,好给儿子治病。”李桂美说。
李桂美说,几年下来,能借的都借遍了。如今,家里还欠着外债2万多元,实在不行就打电话向两个女儿求助。这几年两个女儿究竟帮了多少,李桂美也说不清楚。但两个女儿至今在城里没有买下房子,仍然租房子住。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李桂美从来不让儿子在家看电视,就是为了省点电钱。多年来,两人没有买过一件衣服,穿的都是别人扔掉的衣服。粮食自己种,菜也是自己种的,鱼肉从来不买。
“自己老了,也不能挣钱了,但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活着,就要想办法让儿子过好。”李桂美说。因为水肿,儿子现在一点儿农活不能干,只能天天在家里呆着。岁月的沧桑已经在李桂美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李桂美说就怕自己突然哪一天不能动弹了,儿子何去何从。
善良母亲期待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够伸出手帮自己跟儿子一把,救救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想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可拨打电话:18663826939。
新闻推荐
日前,栖霞市工商局会同公安部门,对辖区腻子粉加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生产厂家5家,查扣劣质腻子粉6吨。YMG记者徐睿通讯员林宏吴磊摄...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