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林新忠YMG 记者姜乾)“我这鸡场,用工少、产蛋多,平均算来1人要看管1万多只鸡。”昨日,记者带着喜庆年味,走进栖霞市西城镇槐树底村一处偏僻的养鸡场时,养殖场主人潘明胜正手握控制器进行全场管理。只见,偌大的养鸡场内,他只需一按遥控开关,设备就会自动运转,完成给鸡加料、喂食、喂水、通风、拾蛋等工作,不到10分钟就能喂饱5万多只蛋鸡。
鸡场只有4名工人
潘明胜是栖霞市城关村人,过去在城里做生意,效益十分可观,前年他突然跑到这个偏僻的山村租了一片地,投资500万元养起了蛋鸡场。当时,村民一度怀疑他这个门外汉养不好鸡,没想到,这个门外汉还真的干出了一点名堂,如今要想买他的鸡蛋要提前一个周下订单。
走进鸡舍参观,只见偌大的厂区里,一排排日光灯璀璨明亮,一只只深红色的鸡被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琢食,有的则歪着脑袋打量着陌生人。“这个鸡舍长100多米,宽有10多米,里面包括鸡粪的清理都是自动化,电动刮粪板一天清理三次,而喂料、拣蛋都在车间外面进行。”工人均为本村聘请,他们家家都有3—4亩果园,在养殖场里上班,一点也不耽误务农,一年下来,自种苹果能挣4万多元,鸡场打工也能挣1万多元。
一个这样大规模的鸡场竟然只有4名工人,这着实令人惊奇。潘明胜说,鸡场全采用全自动化,电钮一按,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工人多了没有用。
鸡饲料只有五谷杂粮
从生产车间出来,潘明胜带记者参观了他的饲料车间。车间规模不大,正中是一台饲料粉碎机,一边堆放着新进的玉米、豆粕等原料。玉米经过粉碎后,再杂合上豆粕和石子,经过混合后,进入饲料池子,再通过饲料泵把混合好的饲料输送到鸡舍里的饲料槽里,鸡就可以吃了。“刚开始养鸡时,我从别的饲料加工场进鸡饲料,不但价格高,更重要的是饲料质量参差不齐。”潘明胜说,现在国家十分重视食品安全,所以,从去年开始,他开始自己调制饲料来喂鸡。潘明胜的鸡饲料配料特别简单,就是三大样:玉米、豆粕和石子,其它什么也没有。他说,咱喂鸡就像过去农村一家一户养鸡的方法差不多,玉米、豆粕是重要的营养品,石子是帮助鸡消化的。“我们自己配饲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潘明胜说,“鸡要吃食,就像人吃饭一个样。咱们吃饭都喜欢现吃现做,这样吃起来口味好。鸡也一样,现粉的饲料吃起来香!”
再建一个有机肥料厂
潘明胜介绍,目前他的鸡场在栖霞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他们生产的鸡蛋一直供不应求,要想购买他的鸡蛋至少要提前一个周订货。
在办公室,潘明胜拿出了订单,只见上面清晰标注了烟台、威海等地的客商姓名和订购数量,而日期也一直排到了正月底。“今年清明节,这第二个鸡棚全部进入产蛋期之后,鸡蛋产量又能翻一番,日可产鲜蛋5000斤以上。”潘明胜说,如果今年养殖业形势依然看好的话,他还要上第三个鸡棚,把规模再扩大。
说起新一年的打算。潘明胜表示,今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上一个有机肥料厂。现在他的鸡场每天能产生3吨鸡粪,一年下来就是1000吨,这是一个不少的数量。之前这些鸡粪都被附近村里的果农拉回去喂了果树,直接施到果树上,使用方法不得当很容易烧坏苹果树。如果建一个有机肥料厂的话,不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一年还可以为他带来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栖霞作家长篇小说《孪生梦》出版, 是该市首部过百万字文学作品
本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米春嫣)栖霞市图书馆原馆长范惠德历时三年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孪生梦》,日前由泰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长达140余万字...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