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斌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必须立足资源优势,结合县域特点,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全面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宁县以优势资源开发为依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全省煤油气资源大县,必须走开发优势资源,培育优势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之路。一是开发优势资源。借鉴资源型地区的经验教训,坚持高科技植入、高标准开发、循环化利用,大力度引进世界百强企业和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加快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重点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二是搭建工业平台。特别是对长庆桥国家级煤化工产业聚集区,赋予园区县级政府行政职能,实行区镇一体化管理,捆绑式开发原煤生产、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推进煤电化运材实现一体化发展,培育形成“资源—产品—废料—产品”的循环产业链,着力打造国家级传统能源综合利用产业聚集示范区。三是构建产业体系。围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态旅游业,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制定更加有力的促进措施和优惠政策,坚定不移地扶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形成功能完善的县域支柱产业体系。
以特色产业培育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县的果品、瓜菜、草畜三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仍然大量存在,要改变落后的经营方式,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在土地经营模式上求创新。因地制宜,调优结构,加快畜产、果品、瓜菜三大特色产业开发,打造川区精细菜、塬面优质果、全县特色畜的优势农畜产品产区,力争到2015年,建成百万只羊产、50万亩果产和30万亩瓜菜生产基地。二是在生产经营方式上求创新。大力发展多主体、多形式、多种类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三是在产品营销方式上求创新。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
以打造山水园林县城为龙头,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推进特色城镇化是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投入、拉动消费、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一是打造现代气息的新县城。县城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牛鼻子”,要突出“山水合一”理念,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思路,做活做好山水文章。二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以公路沿线乡镇为重点,突出人文经济的特征,通过拓展城镇空间、增强承载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品位,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农民进城工作生活。三是打造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以建立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为目标,突出抓好交通道路、农宅建设、学校、卫生所、村委会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聚集,商贸流通向中心村汇聚,切实增强中心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与现代城市相融合的新农村。
(作者系中共宁县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近年来,省农村信用社与财政部门携手,通过“一折统、一册明”,构筑起了财政惠农资金发放的“绿色通道”。 财政直补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并直接发放给农民,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补助资金。 甘肃省广...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