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农村信用社与财政部门携手,通过“一折统、一册明”,构筑起了财政惠农资金发放的“绿色通道”。
财政直补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并直接发放给农民,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补助资金。
甘肃省广大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很多乡村都坐落在大山里。如何保证农民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
点多面广,经营灵活,和农民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在搭建惠农及政策性资金发放平台时,农村信用社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同。
“省农村信用社是甘肃省营业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同时,在长期的金融服务工作中,农信社与农民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便于惠农资金的发放。”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雷志强说。
全省农村信用社自承办政策性资金代理业务以来,充分发挥营业网点遍布城乡、支付结算手段先进和与农民联系紧密的特点,利用农户“一册明、一折统”成功代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小麦良种、家电下乡等40余种补贴资金。自2009年以来,累计为全省 450万户农户代理发放财政强农惠农补贴资金268.06亿元。
向农民发放惠农资金,面大量广,工作推进面临很大困难。省农信社统筹安排,克服工作量大、人员少的困难,不等不靠,加班加点,保证各项惠农及政策性代理资金及时入账,彻底杜绝了“跑、冒、滴、漏”,确保了各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快速、准确、足额入账,使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由“中转”变为“直达”,提高了补贴资金发放透明度和效率,降低了政府惠农补贴的发放成本,农户随用随取,做到让农户方便、政府满意,同时确保了惠农资金的绝对安全。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王广平说:“现在只要财政部门下拨的涉农补助资金一到‘财政专户\’,农信社干部员工就立即加班加点,及时将资金划入为每户农民开立的‘专用存折\’,农户随时都可到农信社营业网点取款。”
为让农民享受低成本金融服务,全省农信社对农户实行优惠政策,明确承诺发放“一折统”存折全部免收开户费、免收卡/折工本费、免收年费、免收通存通兑费,对各级财政部门免收服务费。
通过惠农“一折统”,更经由农信社之手,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被传递到了农民的手中,更落在了他们的心头,被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民心工程”。
在庆阳宁县信用社,农民宋小明拿着“一折统”存折说:“党和政府为咱农民考虑得真周到,一个存折把各项补贴都打上了,领什么、领多少,到农信社一查就清楚,真是方便省事。”
(赵建风)
新闻推荐
本报宁县讯 (记者先朝阳 通讯员尚晓伟)日前,王孝锡烈士纪念馆在宁县正式开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据统计,纪念馆免费开放第一天接待游客达600多人。 &nb...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