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林铺就康庄路
本报记者 朱宇鲲
近日,宁县盘克镇南川区万亩优质生态经济苗木示范生产基地,溢绿吐翠,满眼的苗林竞相攀高。这是当地政府扶持的苗林富民产业赢得的成果。
王海军是前渠村的苗林种植大户,种植着3亩的油松苗圃。“这是两年生的油松苗子,能卖11万元。”王海军准备给银川客商挖够1万株苗子后,就把剩下的半亩地的油松苗子留下来,移植到他流转来的15亩宜林荒山上,等长成大苗子后,卖个好价钱。
今年37岁的王海军是村上种植苗林的受益者之一。自从近几年种植苗林收入增加后,村民们逐渐告别了半山上的地坑窑洞,搬到台地上的小洋楼,吃上了自来水,开上小轿车。
“镇上还为我们这万亩优质生态经济苗木示范生产基地通了路,架了农电,修了灌渠,装了喷灌设施,又邀来林场园艺师教给我们生产技术,还和双联单位建网站帮我们推销苗木。”王海军说。
如今的盘克镇,像王海军这样靠经营苗林结合产业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350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2150户。目前,全镇有专业合作社2家,苗林经纪人110人。
2013年,盘克镇经营苗林产业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至2014年4月,盘克镇繁育优质生态经济林小苗木1.23万亩,荒山定植生态经济林大苗5.45万亩。苗林结合产业,在市场拉动、合作社运营、多渠道帮扶下,正在让林农走向小康路。
盘克镇党委书记张晓荣说:“农民利用川台地繁育优质小苗木,既使苗林产业得以发展壮大,又为生态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条件。”
新闻推荐
宁县大力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宁县大力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公有公益性生态公墓区安葬成为宁县农村殡葬的主要方式,努力做到“因地制宜、保护生态、节约土地、公益服务”。近年来,宁县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