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长宁新闻 > 正文

陶跃全:做一辈子的乡村医生

来源:宜宾晚报 2015-10-13 21:04   https://www.yybnet.net/

晚报记者 向伟 文/图

他背着药箱,常年跋山涉水,为当地村民提供医疗服务上万人次,他就是长宁县下长镇骑龙村的村医陶跃全。

■ 拜师学医

长宁县下长镇骑龙村是典型的山林岩区,距集镇25公里,山路崎岖,交通闭塞,是该镇最边远的一个村。

1979年,陶跃全高中毕业,学做木工。1983年,陶跃全改行跟师学医,在骑龙村南京坳开设了药店。1991年,陶跃全成为村里一名专职医生。

谈起从医经历,陶跃全颇有感慨地说:“那时候的农村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非常简陋,村民得了病没钱治,小病成大病、大病夺性命的情况屡屡发生。那时我就想,没人为老百姓看病,还真不行。”

■ 救死扶伤

陶跃全成为骑龙村的“赤脚医生”后,只要村民生了病有需求,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论山路有多遥远,他都前去就诊,帮助群众解除病痛。

骑龙村的五保户、特困农户,凡是在陶跃全那里看病、打针、吃药,他一律不收钱。从医至今,陶跃全为五保户、特困农户免收医药费4万余元;他还坚持每年春节为骑龙村的五保户捐款送物,上门进行慰问。骑龙村七组村民林天慧告诉记者,自己的老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去世后,老母亲情绪低落,是陶跃全多次带着营养品登门劝说和开导她,并为她垫付了一部分医药费,让老母亲重新振作起来。

家住骑龙村六组的徐必先老人,现年88岁,患有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几个女儿长年在外打工。陶跃全成了他家的常客,对老人进行重点关照,主动上门送医送药。

陶跃全说,老人有了病痛,子女又不在身边,我做好老人的保健工作是应该的。“我每次患病,都是陶医生上门来医好我的,而且还不收取任何费用。”村民徐大娘说,今年中秋节,陶医生给她送来了100元钱,并祝贺她节日快乐。

“村民一声招呼,我有时放下筷子就得走,自己作为一名救死护伤的乡村医生,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随时都要做好出诊的准备。但是,我喜欢这份工作,有时候也累得不行,干不动了,想歇歇。可是患者找上门来,还要尽快过去给群众看好病。”陶跃全说,虽然每月只有四五百元的补贴,勉强能养家,但一旦发现诊所里没药了,他都是贴钱到下长镇卫生院取药。他说,乡亲们病好了,打个电话告诉一声,是他最开心的事。

30余年来,陶跃全为全村经医治的病人上万人次,成为村民们最贴心的健康守护者。

■ 留守山村

作为乡村医生,除了治病救人,陶跃全还承担着全村人的预防保健工作,范围涉及孕产妇管理、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居民健康调查体检等内容。

“2003年防治非典的时候,陶跃全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一线,他尽自己所能,为公共卫生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骑龙村一名村干部说。

“2011年,陶跃全当选为长宁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他多次放弃了高薪外聘和到镇中心卫生院工作的机会,坚持留在山村为村民看病。”下长镇党委副书记于忠平说,陶跃全还经常协助村组干部调解村民纠纷。

新闻推荐

他们一直在路上

在宜宾的农村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扛着百余斤重的电影放映器材,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爬涉在大山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农村院落,敬老院、学校等,把“电影大餐”带到农民身边,用电影点亮农民...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陶跃全:做一辈子的乡村医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